|
医院输液剂制备中细菌内毒素污染及其控制 |
|
曲申宁(山东省兖州市人民医院,兖州 272000) 陈淑芹(山东省兖州市人民医院,兖州 272000)
参考文献
[1] 侯庆源,孙历生,赵伟. 对一批散在输液反应的甘露醇注射液内毒素定量分析考察. 现代应用药学,1997;14(3):37. [2] 邱祖美.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情况分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10):469. [3] 顾学裘主编. 药物制剂注解.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50~251. [4] 茅志安. 鲎法检测20%甘露醇注射液细菌内毒素之我见. 药学实践崐杂志,1995;13(1):28. [5] 张海荣,陈同坡,王黎. 活性炭吸附内毒素的条件.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8;15(6):62. [6] 王世烈,李明华,陈鹿其. 活性炭对内毒素的吸附作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5;5(6):26. [7] 赵兴平,刘大钧,谢先文. 含糖输液制剂浓配稀配工艺对其质量影响的探讨. 华西药学杂志,1992;7(4):249. [8] 陈秀芬. 鲎法检测部分输液阳性原因分析.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9):541. [9] 王进昆,陈佳辉. 氯化钠原料质量对输液制剂的影响. 华西药学杂志,1998;13(2):134. [10] 邹晓华. 高温消除氯化钠注射液热原的有效方法.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7;14(4):49. [11] 张卫星,高燕,薛作英. 输液生产中应用醋酸洗必泰防止热原污染. 中国药学杂志,1992;27(4):212. [12] 李树生,魏义国,王福祥,等. 配制输液流程中热原污染情况调查. 消毒与灭菌,1989;6(1):61. [13] 张晓红,李树生. 鲎试剂法对输液制备流程污染的检测. 中国消毒学杂志,1992;9(1):66. [14] 莫志斌. 改进管道清洗处理提高输液质量.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2):98. [15] 刘国杰主编. 药剂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0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热原反应原因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不同消毒因子协同杀菌作用研究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