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例肿胀麻醉吸脂术的总结体会 |
|
例出现中毒症状〔4〕。本组病例灌注液利多卡因浓度为0.04%,血药浓度为术后8小时1.12μg/ml,用药总量最多达5200mg,剂量达42.4mg/kg,患者未出现头昏、恶心,嗜睡等中毒症状。 大剂量利多卡因注入后缓慢吸收不致引起高血浓度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利多卡因系脂溶性,蓄积在脂肪组织内被其溶解而不易迅速大量被血液吸收〔5〕;②脂肪组织内的血管相对较少,因此利多卡因吸收也相对较慢;③肿胀液中加入1∶500 000的肾上腺素,对血管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减少了利多卡因的吸收;④肿胀麻醉使脂肪组织中血管受压,吸收缓慢;⑤大量利多卡因在脂肪抽吸中被排出体外。 5.4 感染 术前手术室严格消毒,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切口仅5mm,整个抽吸过程基本上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术后放置负压引流24小时,将残存灌注液及破碎液化的脂肪组织彻底引流,术后适量口服抗生素,可避免感染的发生。本组病例术后未发生一例感染。 5.5 并发症 本组手术采用钝性侧孔吸头呈辐轮状抽吸脂肪,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了“切、割、刮”造成的血管神经损伤。术中注意保留皮下1cm~1.5cm厚度的脂肪,术毕抽吸区持续24小时引流;弹性腹带加压包扎2个月,从而避免了术后血肿、局部皮肤感觉缺失、瘀斑、抽吸部位凹凸不平以及皮下肿硬等并发症。 5.6 反弹 药物减肥或控制饮食减肥只是使肥大的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致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数目并无改变,一旦停药或恢复饮食,脂肪细胞再度肥大,再现肥胖体态。而肿胀麻醉吸脂术系物理性吸出脂肪组织,使皮下脂肪组织绝对量减少,细胞数目减少,正常饮食下,抽吸区也不易反弹。
编辑/张惠娟
作者简介:陈誉华,男,1967年生,1991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邢台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 陈誉华(邢台市人民医院整形科 河北054001) 孙守秀(邢台市人民医院整形科 河北054001) 张俊斌(邢台市人民医院整形科 河北054001)
[参考文献]
1,宋业光,赵宇.皮下超量灌注吸脂术[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11:17 2,赵宇,宋业光,薛富善等.超量低浓度利多卡因皮下灌注后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6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乳腺摘除加隆乳术治疗乳房疾病效果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易位皮瓣在修复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