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150例肿胀麻醉吸脂术的总结体会

例出现中毒症状〔4〕。本组病例灌注液利多卡因浓度为0.04%,血药浓度为术后8小时1.12μg/ml,用药总量最多达5200mg,剂量达42.4mg/kg,患者未出现头昏、恶心,嗜睡等中毒症状。
  大剂量利多卡因注入后缓慢吸收不致引起高血浓度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利多卡因系脂溶性,蓄积在脂肪组织内被其溶解而不易迅速大量被血液吸收〔5〕;②脂肪组织内的血管相对较少,因此利多卡因吸收也相对较慢;③肿胀液中加入1∶500 000的肾上腺素,对血管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减少了利多卡因的吸收;④肿胀麻醉使脂肪组织中血管受压,吸收缓慢;⑤大量利多卡因在脂肪抽吸中被排出体外。
5.4 感染 术前手术室严格消毒,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切口仅5mm,整个抽吸过程基本上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术后放置负压引流24小时,将残存灌注液及破碎液化的脂肪组织彻底引流,术后适量口服抗生素,可避免感染的发生。本组病例术后未发生一例感染。
5.5 并发症 本组手术采用钝性侧孔吸头呈辐轮状抽吸脂肪,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了“切、割、刮”造成的血管神经损伤。术中注意保留皮下1cm~1.5cm厚度的脂肪,术毕抽吸区持续24小时引流;弹性腹带加压包扎2个月,从而避免了术后血肿、局部皮肤感觉缺失、瘀斑、抽吸部位凹凸不平以及皮下肿硬等并发症。
5.6 反弹 药物减肥或控制饮食减肥只是使肥大的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致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数目并无改变,一旦停药或恢复饮食,脂肪细胞再度肥大,再现肥胖体态。而肿胀麻醉吸脂术系物理性吸出脂肪组织,使皮下脂肪组织绝对量减少,细胞数目减少,正常饮食下,抽吸区也不易反弹。

编辑/张惠娟

作者简介:陈誉华,男,1967年生,1991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邢台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
陈誉华(邢台市人民医院整形科 河北054001)
孙守秀(邢台市人民医院整形科 河北054001)
张俊斌(邢台市人民医院整形科 河北054001)

[参考文献]

1,宋业光,赵宇.皮下超量灌注吸脂术[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11:17
2,赵宇,宋业光,薛富善等.超量低浓度利多卡因皮下灌注后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63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肾移植手术1 210例的麻醉管理经验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60例无精子症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30例47,XXY综合征核型及性激素检测的探
    1380例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临床研究
    中央性前置胎盘50例临床分析
    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部疾病30例体会
    细胞色素P450IA1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
    非洛地平缓释片合并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
    氧化亚氮吸入镇痛分娩200例分析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治疗15例报告
    2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 B超图像与病理结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