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糖尿病足部溃疡研究近况

当于第1、第2和第5跖骨头处。其特征为溃疡较深,周围有增厚的角化组织,底部呈淡红色容易出血,无疼痛,患足温暖并可扪及动脉搏动。
  神经性病变最后可使患足中段塌陷形成Charcot畸形和跖面溃疡,一般发生于起病12年以上,其患病率约为1%。Brooks[10]报道,患足交感神经病变,使血流增加,导致足部骨质疏松而易受损伤,与Charcot畸形的发生有关。
  (二)缺血
  约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其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4倍。1998年Laing报道,糖尿病Ⅱ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20倍。在年龄较轻时即因糖尿病而发生动脉硬化者,病情进展较快,预后也较差。除糖尿病外,高血压、吸烟、高血脂、肥胖等,也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因素。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与非糖尿病患者无显著差异,但前者的特征为硬化病变多局限于胫和腓动脉,有时还累及远侧股浅动脉,表现为这些动脉广泛的管腔狭窄或闭塞;足背动脉和足部的动脉多不受累;足部微循环亦无闭塞性病变。糖尿病患者下肢和足部动脉常有内膜钙化,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的动脉中层也可发生钙化。据统计,病程超过35年以上,动脉钙化率为94%;有神经和血管性病变并存,或者有Charcot关节畸形者,在发病短期内即可出现动脉硬化[11]。虽然中层有钙化存在,但血管中层和内腔还比较正常,所以在局部扎止血带,常不能使这些钙化的动脉闭塞。因此患肢的踝/肱指数常出现高于正常值的假象,有时可高达2以上。许多作者曾认为,糖尿病侵及小动脉,使微循环中的血流量减少,表现为内膜主要是基底膜增厚。但是近来学者们发现,糖尿病患者小动脉硬化性病变,一般只发生于视网膜和肾脏。Reiber等指出,糖尿病患者在股深动脉远侧段与膝周围动脉间,形成侧支循环的代偿功能减弱,因此可在病变初期即出现缺血的临床表现。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糖尿康口服液质量控制研究
    深圳市居民糖尿病危险因子与Ⅱ型糖尿病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及其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
    糖尿病与血栓形成
    长期应用预混型诺和灵30R人胰岛素治疗
    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代
    儿童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的观察
    尿微量蛋白及尿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肝病伴随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处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