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例心脏大血管损伤救治 |
|
刘维永 易定华 蔡振杰 杨景学 梁继河 蔡建辉 万明明
心脏伤约占胸部创伤的2%~4%,是战时、交通事故或灾难医学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1964年以来我院收治心脏大血管伤52例,笔者重点介绍有关救治经验。
临床资料 本组男45例,女7例;年龄3~72岁,平均26岁。其中穿透性损伤32例,闭合性损伤20例。 1.穿透性心脏损伤:致伤物以尖刀等锐器刺伤为主,仅5例枪弹伤。伤情多危急,伴急性心脏压塞者14例,出血性休克13例,合并腹腔脏器损伤4例,后者均为胸腹联合伤。全部进行了急救处理。2例开胸过程中发生心搏骤停,经解除心脏压塞和心脏按压而复苏。本组穿透性损伤的伤情见表1。全组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包括全麻下开胸探查,心包切开减压,修复心房、心室及主动脉破口,心脏异物摘除术等。
表1 32例心脏和心包穿透伤伤情分类
损伤部位 例次 心包穿透伤 2
心房穿透伤(右3、左2、双1) 6
心室穿透伤(右15、左7) 22
升主动脉刺伤 2
室间隔穿孔 2
冠状动脉损伤 2
心内异物存留(缝针3、针灸针1、铁凿1、弹片1) 6
合计 42
2.闭合性心脏损伤:致伤原因有胸部撞击伤13例,胸部挤压伤和骡踢伤各2例,坠落伤、拳击伤和爆震伤各1例。其中13例于伤后即刻或当天入院,7例伤后早期在外院接受了急诊治疗,因出现晚期并发症或后遗症于伤后40天~2年住入我院。本组闭合伤的伤情见表2。 表2 20例闭合性心脏伤伤情分类
损伤部位 例次 血性纤维素性心包炎 1
心肌挫伤 12
右房破裂 4
左(右)室破裂 2
三尖瓣腱索断裂和瓣叶脱垂 3
二尖瓣乳头肌断裂和瓣叶脱垂 1
主动脉瓣破裂 1
室间隔穿孔+室壁瘤 1
合计 25
治疗与结果 穿透性损伤32例计42种损伤均系急诊入院。对伤情严重伴急性心脏压塞和/或失血性休克者,特别当接诊时疑为心脏大血管损伤,仅在急诊室作简要检查和处理,包括床旁胸片、心电图检查,以及配血输血后迅速收进医院或直接推送到手术室,在全麻气管插管后进行开胸探查,尽早解除心脏压塞,修补心脏和大血管裂伤。本组2例外伤性室缺均为左室刀刺伤,急诊时仅修复了左室壁破口,伤后3个月再在体外循环下修补室间隔缺损。2例冠状动脉损伤均位于前降支远端,在术中探查时,予以结扎止血,无不良后果。6例心脏异物,皆顺利摘除。本组心脏穿透伤32例经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20例闭合性损伤中明显心肌挫伤7例,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均经保守治疗和/或胸腔闭式引流而恢复。余12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类型见表3。
表3 12例闭合性心脏伤手术类型统计
手术名称 例数 结果 痊愈 死亡 部分心包切除术 1 1 0
右房破裂修复术 4 3 1
左(右)室破口修复术 2 2 0
三尖瓣成形术 1 1 0
三尖瓣替换术 1 1 0
二尖瓣替换术 1 1 0
主动脉瓣替换术 1 0 1
室壁瘤切除及室间隔缺损修复术 1 1 0
合计 12 10 2
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3.8%(2/52)均在闭合性损伤组,1例右房破裂,右侧大量血胸,到急诊室心搏停止,立即开胸抢救,心脏复苏,缝合右房破口,但当时漏诊肝破裂,最终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主动脉瓣破裂,进行性心功能衰竭、急诊换瓣后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讨 论 笔者报告心脏和大血[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经口内上颌窦进路摘除眶尖区金属异物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脏直视手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的诊治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