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骨骨针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 |
|
反应,但同时也破坏了BMP。凝固蛋白阻塞了哈佛管,不利于爬行替代过程的完成,不适合做植骨材料〔2〕。我们应用热处理的方法将小牛骨加工成骨针,保留了其无机支架的作用,其强度无明显改变,作为手部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具有制作过程简单、材料来源广泛、保存方便、不需二次手术取针等优点。
图1 术后4周X线片
3.2 指骨几种内固定方法力学测定显示〔3〕,骨栓作为内固定材料较交叉克氏针稳定,差于指骨钢板。但异种骨栓2周后出现排异反应,可导致固定松动。由于我们彻底消除免疫排异反应,牛骨骨针保留其无机成分的支架,所以临床上未出现因排异反应而造成的松动。 3.3 理论上骨针植入髓腔,破坏了髓内供血,可延缓内膜成骨过程,但我们临床随访显示,骨折均如期愈合,无骨不连发生。骨针作为支架,最终将被吸收,其吸收速度与骨针的长短粗细有密切关系。 3.4 该方法简捷、可靠、安全,与目前市场上的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相比,价格低廉,可推广使用。
基金项目:淮北市自然科学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编号:市科委99-37) 作者简介:马广文(1963-),男,主治医师,科主任。研究方向:手外科 作者单位:马广文(淮北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淮北 235000) 王予治(淮北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淮北 235000) 李军(淮北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淮北 235000) 赵军(淮北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淮北 235000) 孙羽(淮北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淮北 235000) 许兵(淮北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淮北 235000) 张勇(淮北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淮北 235000) 陈广明(淮北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淮北 235000)
参考文献
1,李贵存,赵 林,侍 德 等.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讨论会纪要[J].手外科杂志,1990;6(1):57~70 2,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 等.实用骨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322~323 3,吴亚青,程国良,潘达德 等.手部骨折四种内固定材料强度的比较研究.中华骨科杂志,1991;11(6):461~46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腰椎CT与术后诊断不符原因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