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多节段开窗减压椎管潜行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注意清理后中央部黄韧带,松解椎管后壁。探查椎管前壁,切除增生的椎体后缘、钙化的后纵韧带和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如有神经根管狭窄,可顺神经根方向切除侧隐窝部黄韧带、内聚的关节突,主要切除关节突内侧1/3部分。如椎弓根下缘压迫神经根,可用小骨刀凿除压迫部分,彻底扩大神经根管。松解后,神经根应有0.5~1.0 cm的活动范围,脊髓应恢复搏动。术后放置负压吸引,24~48 h后拔除,卧床休息1个月后下地活动。

2 结果

  本组随访8~60个月,平均38.6个月。参照王福权等[2]分级标准。本组优73例,良33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4.6%。术后6个月摄腰椎屈曲和伸展位片,无椎体滑移。

3 讨论

3.1 本术式优点 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的中老年疾患,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部分症状明显、对症治疗症状不缓解或伴明显的根性症状者,仍需手术治疗。目前多数学者采用广泛椎板切除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但其对脊柱后部结构的损伤是不容忽视的。田慧中等[3]研究表明,多节段椎板切除或小关节切除会导致脊柱生物力学的失稳。从病理解剖学角度来看,腰椎管狭窄多呈节段性改变,整个腰椎管狭窄较少见。两个相连脊椎的连接部是最容易发生退变的部位,也是椎管狭窄病变所在。采用多节段开窗减压,咬除椎管后壁的黄韧带及部分椎板内层,椎管潜行扩大,增加了椎管的容积,减压充分。本组优良率达94.6%。
  本术式另一特点是完整地保留了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棘突等脊柱的后部结构,这些结构的存在,对于保持术后腰椎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组患者合并椎间盘膨出或突出93例,占83%。与李稔生等[4]报道的90.8%接近。李迈等[5]认为椎间盘膨出是多数椎管狭窄症的组成部分,椎间盘突出往往是独立的病症,有时与椎管狭窄症合并存在。所以在手术中应常规探查椎间盘,如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需摘除退变的髓核组织。
3.2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①长期腰腿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日常生活者。②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管狭窄呈节段性者。③腰椎管狭窄伴有根性症状者或伴有椎间盘突出者。④有马尾神经损伤者。禁忌证:椎管壁增厚超过1 cm者或广泛性椎管狭窄者。
  由于我们应用该术式时间尚短,缺乏远期疗效的随访以及与其它术式远期疗效比较,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简介:段廷明(1962-),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
黄公明(1938-),男,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人工关节
作者单位:段廷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合肥 230022)
刘锴(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合肥 230022)
黄公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合肥 230022)

参考文献

1,尚培中,吴 琦.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6(6):277~279
2,王福权,骆燕禧,黄公怡 等.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及其远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1990;10(2):97~99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低氧对大鼠不同节段肺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早期后路环状减压
    节段开窗髓核摘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胸段脊柱结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胸段脊柱结
    有关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治分析
    带血供胫骨节段性骨膜瓣转位的临床应用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或节段
    脊柱手术中无X线定位的椎体节段确定
    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
    经皮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