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分析

用德国蛇牌器械133例、163个椎间盘;使用国产龙冠公司器械13例、13个椎间盘。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本组随访3~42个月,平均21.95个月,其中随访3个月3例,3~6个月6例,6个月~1年25例,1~2年40例,2年以上72例。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综合MACNAB及WATTS标准制定。治愈(优):症状消失或接近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能恢复原工作。显著进步(良):症状大部分消失,仅有轻度或偶有腰(腿)痛,但不影响工作和娱乐,直腿抬高试验>60°,可恢复工作。好转(可):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较治疗前改善,由于持续或间歇的腰背部和(或)下肢症状,不能从事某些工作,娱乐活动受限,但可从事较轻的工作。无效(差):症状无明显减轻,不能工作或因为症状持续存在而需手术治疗。结果优86例,良42例,可15例,差3例,优良率87.67%。
2.2 病程与PLD治疗效果的关系 见表1。结果显示:病程长短与疗效有关系。

表1 病程与PLD疗效的关系


组别 治疗例数 优良例数 优良率(%) G值 P值
A 56 54 96.43 - -
B 25 23 92 0.67 >0.05
C 18 16 88.89 1.31 >0.05
D 47 35 74.47 11.23 <0.01

  注:B、C、D分别与A组比较,进行G检验
2.3 年龄与PLD治疗效果的关系 见表2。结果显示:年龄与疗效无明显关系。

表2 年龄与PLD疗效的关系


组别 治疗例数 优良例数 优良率(%) G值 P值
青年 61 57 93.44 - -
中年 77 65 84.42 2.85 >0.05
老年 8 6 75 2.24 >0.05

  注:中年组、老年组分别与青年组比较,进行G检验
3 讨论

3.1 PLD疗效评价 PLD的治疗价值是肯定的,优良率为70%~90.6%〔1,2〕。其治疗机制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将部分髓核摘除,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及椎间盘痛觉感受器的刺激,使症状缓解或消失。二是经纤维环后外侧钻孔开窗后,人为地改变了髓核的突出方向,从而减轻了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及减少了髓核向后再突出的可能性,达到治疗和预防复发的目的。PLD采用后外侧方入路,不进入椎管,从而不会造成神经根粘连及硬膜纤维化,且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很小〔3〕,避免了传统手术术后神经周围组织粘连、硬膜纤维化及远期脊柱失稳等问题。
3.2 影响PLD治疗效果的因素
3.2.1 手术时机 目前认为突出椎间盘有再吸收这一自然转归,外科干预并非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根据本组观察,PLD对终止症状恶化、抑制病变发展具有良好效果。病程的长短与病变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病程越长,病变发展越严重。而疾病的自然转归个体差异很大。本研究显示病程<2年者较病程>2年者PLD效果好。
3.2.2 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Bernd等〔4〕认为年龄<40岁者纤维环弹性较好,易于髓核还纳,故效果较佳。本组研究显示各年龄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我们认为虽年长者髓核纤维化程度较年轻人高,不易还纳,但通过椎间盘钻孔开窗及确切的椎间盘内减压,还是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经皮囊内注射移植自体骨髓治疗单房性骨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丁卡因山莨菪碱凝胶用于静脉穿刺镇痛效
    超声心动图监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冠
    介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CT引导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胸
    经前囟及人字缝穿刺放液佐治婴儿维生素
    胚外体腔穿刺的现状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跟
    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