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
|
成Böhler角。Gray解剖学称:后距下关节为真正的距下关节,前部的跟距关节称为“距跟舟关节”,不属于距下关节的范畴。距下关节是跟骨接受人体负重的界面,是一个微动关节,有内、外翻活动,具有维持足部平衡功能,是足部稳定的重要枢轴结构〔2〕。从X线片上分析,跟骨骨小梁的排列与负重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3〕。在压力线中,以后压力线最为明显,说明跟骨后关节是重要的负重结构。跟骨是足内、外侧纵弓共同的后臂,亦是足底跖筋膜的起点,它的形态和结构的完整对于足部负重影响极大。 由于跟骨的特殊外形和内部骨小梁的分布,它可以负载人体正常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张力和扭曲力。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使Böhler角减小或消失,不可避免地影响距下关节的对合,没有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必定会产生局部疼痛、不稳等症状。故Carr〔4〕、Letournd〔5〕、Stephenson〔6〕等均认为跟骨骨折累及后关节面即距下关节者,保守治疗的结果与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是不成功的,必须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亦证明了这一观点。 本组病例均采用外侧入路,此入路既可避免损伤足部重要的血管神经,又能同时暴露距下关节面和跟骰关节。由于跟骨为海绵状骨,骨折后有压缩,骨块小。移位的关节面无法用钢板及松质骨拉力螺钉等固定,术中将跟骨关节面与距骨关节面对合后,以克氏针作内固定,以获得关节面复位的稳定性。我们认为,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特别是涉及后关节面的骨折,必须行手术切开复位,恢复跟骨关节面的解剖形态,才能较好地恢复足的功能。
作者简介:黄建华(1965-),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病,关节损伤 作者单位:黄建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080) 张明贵(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080) 丁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080) 黄恭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080)
参考文献
1,Mc Master M. Disability of the hindfoot after fracture of the tibial shaft[J]. J Bone Joint Surg,1976;58B(1):90~93 2,Hall RI, Shereff MJ.Anatomy of the calcaneus[J].Clin Orthop,1993;(290):27~35 3,马钦华,陈琦,杨广夫 等.跟骨正常力线分布X线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1993;13(4):272~275 4,Carr JR.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J]. Orthop Clin North Am, 1994;25(4):665~675 5,Letournd E. Open treatment of acute calcaneus fracture[J].Clin Orthop,1993;(290):60~67 6,Stephenson JR.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fracture of the calcaneus[J].Clin Orthop, 1993;(290):68~7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AO钢板 矩形髓内钉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比较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