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TT监测体外循环后肝素中和与反跳 |
|
液1 500ml、706代血浆500ml和各种电解质作预充液,肝素钙400U/kg抗凝,CPB中ACT>480秒,CPB时间92.7±38.5分钟,阻断时间57.9±28.3分钟。 CPB结束首先用鱼精蛋白/肝素为0.5∶1拮抗肝素,10分钟后追加鱼精蛋白/肝素为0.7∶1,再10分钟后追加达1∶1。取血时间分别为麻醉诱导插管后,0.5∶1拮抗10分钟,0.7∶1拮抗10分钟,1∶1拮抗10分钟、1∶1拮抗后3小时和6小时。3.8%枸橼酸钠抗凝,经离心、分离,血浆置冰箱内保存(-20℃),备作APTT测定,用白陶土、脑磷脂和氯化钙作测
附表 体内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ACT、APTT(1)值和体外鱼精蛋白滴定的APTT(2)值(±s)
例数 基础值 0.5∶1 0.7∶1 1∶1 3h 6h ACT(s) APTT(1)(s) APTT(2)(s) 13 20 20 109±21.8
160.6±28.0 105.3±30.8 67.4±28.0△ 154.7±23.2 61.7±35.9* 52.8±25.5△ 148.6±15.6 46.5±19.3* 41.2±13.5 151.1±22.5 44.1±21.9 37.6±13.0 143.3±17.0 33.5±15.4 29.5±9.9
APTT(1)自身前后比较,*P<0.05 APTT(2)与APTT(1)组间比较,△P<0.05
定试剂,由ACL(Automated Coagul ation Laboratory)仪完成测定过程。ACT用ACT测定仪测定。上述各时点的血浆标本测定时分成两份,第一份直接测定APTT值,用APTT(1)值表示;第二份作体外鱼精蛋白滴定[血浆0.5ml加鱼精蛋白5μg(1g/L)],在37℃下孵育5分钟再测定APTT值,用APTT(2)值表示。所有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软件作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体内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ACT、APTT(1)值和体外鱼精蛋白滴定的APTT(2)值见附表。体内鱼精蛋白/肝素为0.5∶1、0.7∶1和1∶1的APTT(1)值依次缩短(P<0.05),ACT值无明显改变。0.5∶1和0.7∶1拮抗的血浆经体外鱼精蛋白滴定后,APTT(2)值均缩短(P<0.05),1∶1拮抗的血浆经体外滴定后,APTT(2)值无变化。拮抗后3小时和6小时有2例APTT(1)值明显延长(119秒、77.3秒),经体外滴定后缩短(63.5秒、29.8秒)。
讨论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是监测CPB肝素抗凝的最常用方法,既简单又可靠。CPB后,一方面由于血液稀释、低温、血小板减少及其功能障碍和应用抑肽酶,使ACT延长〔2,3,4〕;另一方面由于麻醉变浅和手术应激反应使ACT缩短〔5〕。另外某些药物也影响ACT,如地塞米松和硝酸甘油使ACT缩短,鱼精蛋白过量使ACT延长。这些因素干扰了用ACT监测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准确性。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目前临床上监测肝素治疗的常用方法,它对小剂量肝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小剂量肝素治疗的病人60%以上用APTT作抗凝监测〔6〕。APTT正常值为30~45秒,45~60秒表示可能有轻微的肝素抗凝,60~100秒表示有足够的肝素抗凝,>100秒提示肝素过量。本组资料中,0.5∶1拮抗后追加鱼精蛋白/肝素为0.7∶1和1∶1,APTT呈现逐渐缩短现象,ACT改善不明显。提示鱼精蛋白/肝素为0.5∶1和0.7∶1不能完全中和肝素,ACT不能很好地反映鱼精蛋白拮抗后肝素的残留作用。国外文献报道〔7〕,CPB前ACT和血浆肝素浓度有良好的相关性,CPB结束和肝素中和后两者无明显相关,相关系数0.354。从体外鱼精蛋白滴定来看,0.5∶1和0.7∶1拮抗的血浆经滴定后,APTT均缩短,1∶1拮抗的血浆经滴定后,APTT值无明显变化。提示鱼精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母婴安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单肺通气期间七氟醚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