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闭合性尿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
,并作2~3次尿道扩张术,排尿通畅。9例尿道完全断裂均作尿道会师+牵引术,术后出现尿道狭窄2例,合并阴道损伤,继发尿道阴道瘘1例;直肠损伤1例,同时作直肠造瘘术。 3 讨论 尿道挫伤早期有尿道口滴血,会阴部肿痛,排尿尚通畅,偶有少数患儿出现排尿困难。早期主要通过试插小儿导尿管明确诊断,但操作应尽可能轻柔细致,且不能放置导尿管芯,一次插管失败后不可重复试插,否则可能加重尿道损伤,变部分断裂为完全断裂。一般试插导管时间应在患儿伤后12 h内进行,6 h内最佳〔1〕。如早期出现排尿困难,合并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会阴部有明显血肿或有尿外渗,应怀疑有尿道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则绝对禁止试插导尿管。Webster等〔2〕认为在该种情况下应行逆行尿道造影,必要时行大剂量IVU检查。黄澄如〔3〕提出最好作膀胱尿道造影、导尿管或注射器头置于尿道外口附近,在无菌条件下注入静脉造影剂。本组3例经膀胱穿刺造影,5例经尿道造影而明确诊断,为急诊处理方法的造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尿道损伤早期急诊处理方法主要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选择。一般尿道挫伤,主要在前尿道,球部损伤以骑跨伤多见,尿道连续性完整,伤后无尿外渗,且球部尿道腔径较大不易引起尿道狭窄,经留置F12导尿管3周,加用抗炎治疗一般均可治愈。本组13例即以此法治愈。尿道部分断裂时,早期可排尿,但因尿道出血逐渐加重,血块堵塞,出现排尿困难、尿外渗、会阴部胀痛加剧。尿外渗可引起会阴部感染、化脓。早期行单纯膀胱造瘘,尿流转向后,局部血肿可逐渐吸收,尿道粘膜修复需2周左右。待2~3周后,试夹造瘘管,患儿多数能自行排尿,但有尿线变细、滴沥状或尿滞留感。术后作2~3次尿道扩张可使上述症状明显改善。小儿尿道完全断裂,多发生在后尿道,约占尿道损伤38%,主要因外伤后骨盆骨折,前列腺急剧移动,撕裂发育欠佳的前列腺韧带及固定于尿道生殖隔的尿道,常并发失血性休克。5%~10%的骨盆骨折患者合并后尿道损伤,偶有并发球部尿道损伤。对后尿道损伤急诊处理方法争议较大。有文献报告创伤性后尿道断裂行急诊尿道断端吻合术,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下降,且阳萎、尿失禁发生率无明显增加。亦有作尿道会师者。Webster等〔2〕总结301例后尿道断裂者急诊行尿道会师+牵引术,术后发生尿道狭窄需反复尿道扩张或成形术者占69%,阳萎发生率44%,尿失禁20%。小儿尿道损伤以急诊尿道修复为原则,但小儿后尿道损伤多伴有骨盆骨折与失血性休克,首先需抗休克治疗,如一般情况许可,骨盆环稳定,医院条件设备完善,可行急诊尿道修补端端吻合术。不具备上述条件者,可行尿道会师+牵引术。本组10例后尿道损伤,9例尿道完全断裂合并骨盆骨折,均作尿道会师+牵引术,术后2例尿道狭窄,排尿困难,行Ⅱ期手术,1例发生尿道阴道瘘,1例术中发现直肠损伤而作直肠造瘘术。
作者单位:赤壁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赤壁,437300)
参考文献 1 李旭良,龚以榜,林涛,等.小儿尿道损伤的急诊处理.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3,14:113~11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Bell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先天性前尿道瓣膜3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