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重症胆管炎外科引流时机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
施维锦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胆管炎; 外科引流; 引流时 机; 选择;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648 3(2000)06-0372-02
急性重症胆管炎是胆管梗阻基础上继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感染继发于梗阻,胆管 内压进行性增高,细菌、毒素、脓性胆汁可通过胆管小静脉通道随时返流到全身,故病情凶 险甚或造成猝死。需积极外科引流已是救治本病的共识,唯手术时机、方法和注意点在执行 中仍有不足。我们结合实例就近5年来本院诊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希能从中吸取 经验教训。 一、引流时机的选择 病案举例 例1,女性,68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10余年,3年前行胆囊切除胆总 管切开取石引流术,近15 d来上述症状又发。体检:神萎,黄疸,体温39 ℃,脉率124/min ,呼吸30/min,剑突下压痛,诊断为重症胆管炎。经补液及抗生素滴注后即行胆管切开取石 引流术,手术因粘连而较困难,易渗血。术后血压需升压药维持,气管插管不能拔除,尿少 ,血钾低至2.4 mg%,pH 7.48,中心静脉压低达2 cm水柱。在ICU监护下大量补液、补钾及 抗生素治疗后神智清醒,血压回升,脉率逐渐下降,18 h后行气管切开插管辅助呼吸,一直 维持6 d 后才能撤呼吸机。以后恢复尚顺利。 例2,女性,74岁。因肝内外胆管结石曾行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术及胆管空肠Roux-Y 内引流各1次。术后仍有多次右上腹发作性疼痛,每次服消炎利胆、解痉止痛剂或静脉滴注 抗生素即缓解。3 d前复发寒战高热,最高达40.8 ℃,血白细胞26000/μl,急诊入院后加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强抗生素应用2 d无效。动员手术,家属犹豫。第3 d出现昏迷及休克 ,再手术发现吻合口被泥沙样结石堵塞,取石后大量脓性胆汁喷涌而出,但术后未见好转, 20 h后死亡。 讨论 胆管结石常有多次胆管炎包括急性重症胆管炎发作史,常能于药物治疗后缓解,故病人及 医生常有侥幸心理,想本次发作亦能非手术治愈。例1发病15 d,例2发作6 d,经保守治疗 无效,后医生动员手术,家属尚犹豫不决,拖延时间终于铸成大错。上述事实再一次说明本 病必须 及时急诊引流,切不可丧失时机。 急诊手术决不是紧急手术,抓紧时间做好术前准备非常必要。重要脏器功能失常者术前必 须矫治,水和电解质失衡者术前要纠正,大剂量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以改善中毒 症状,这些措施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将大有裨益。例1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都不够, 术后长期呼衰与之有较大关系。 经抗感染、抗休克等术前准备,如病情迅即好转并稳定者,当然可继续非手术治疗,进一 步查清病情后作择期手术,提高彻底根治的机率。经上述治疗后休克毫无改善者需紧急手术 ,有些病例于切开胆管喷出高压的脓性胆汁后,血压立即回升。若犹豫等待将失去抢救时机 。家属的犹豫往往取决于医生的态度,回顾与例2家属的谈话过程,的确存在这样情况。 二、引流方法的选择 病案举例 例3,男性,62岁。“胃病”史多年,无痛性黄疸10 d,B超示肝内外胆管扩张,疑为壶 腹癌。3 d来畏寒、高热,ERCP见胆总管及左肝管扩张伴多发性结石,作鼻胆管引流。第1 d 引出混浊胆汁800 ml,带泥沙样,体温、白细胞均明显下降,全身情况好转。第2、3、4 d 引出胆汁分别为200 ml、50 ml、40 ml,体温再度上升,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胆管时未见回流 ,疑管腔堵塞。第5 d剖腹作胆总管切开,于胆总管及左肝管内取出大量泥沙样结石后置T管 引流,术后恢复顺利。 讨论 胆道引流以通畅为要。鼻胆管口径太细,泥沙样结石易将管腔堵塞,难以达到通畅引流的 目的。因此,凡泥沙样胆石引起的重症胆管炎,不宜采用鼻胆管引流。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PTCD)同样引流管管腔小,易被堵塞,还有出血、胆漏等并发症,PTCD管的固定有一定困难 , 所以PTCD也不是好办法。有人用胆囊造瘘抢救重症胆管炎,认为简单方便,但这种引流对梗 阻点在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胆管梗阻无效。胆囊管狭小且有螺旋瓣阻碍,正常胆汁是要胆总管 内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才进入胆囊的,所以通过胆囊造瘘引流胆总管的效果常不够理想。 总之,急性重症胆管炎,尤其是因胆管结石引起者,宜以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为首选。 三、引流的注意事项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循证外科 结直肠吻合术后无需常规引流 下一个医学论文: 常用外科引流技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