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整理布杀菌效果及对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 |
|
1.3 稳定性试验 将抗菌整理布置室温下放置6个月,或经自来水流水漂洗24 h再经36℃烘干,或者常规手洗后晾干并反复25~50次。于放置或洗涤后,分别取样检测杀菌效果崐。 1.4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于试验前24 h,将兔脊背两侧各3 cm×6 cm面积的毛剪掉,不损伤表皮。试验时,取含药布片约0.5 g,用蒸馏水浸湿后贴在右侧皮肤上(另一侧涂蒸馏水作对照),然后用一层油纸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24 h后,拿掉含药布片,用温水洗净受试皮肤。于其后1、24和48 h分别观察兔该部位皮肤反应。
2 结果
2.1 中和剂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用含3.0%吐温80、0.3%卵磷脂与0.1%硫代硫酸钠的肉汤中和1 cm×3 cm抗菌整理布片上药物是合适的(表1)。
表1 抗菌整理布中和剂试验结果
组 别 平均菌数(cfu/片) (含药布片+菌悬液)+PBS 0 (含药布片+菌悬液)+中和剂 1 160 (布片+菌悬液)+中和剂 1 360 000 (含药布片+中和剂)+菌悬液 1 410 000 (布片+菌悬液)+PBS对照 1 390 000 未接种菌的培养基对照 0
注: 试验温度为20~22℃。含药布片上滴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作用1 min。加中和剂后作用10 min。结果为3次试验平均值。 2.2 杀菌效果 经1 cm×3cm抗菌整理布片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在20℃,对所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2、5、10、20 min,杀灭率均为100%(阳性对照组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7 800 cfu/片,大肠杆菌为46 000 cfu/片)。 2.3 稳定性 试验表明,连续漂洗24 h的抗菌整理布,或洗涤25次后者,对试验菌作用20 min,杀灭率可达到99.99%,洗涤5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降至99.92%(表2,表3)。该布置室温下存放6个月,对试验菌作用2 min的杀灭率仍为100%。
表2 连续漂洗24 h后的抗菌整理布杀菌效果
试验菌 阳性对照组菌数 (cfu/片) 作用不同时间(min)的杀灭率(%) 2 5 10 20 金黄色葡萄球菌 24 300 92.52 94.32 96.10 99.99 大肠杆菌 19 500 97.42 98.10 99.45 99.99
注: 试验温度为20~22℃。结果为5次试验平均值。 表3 洗涤不同次数后的抗菌整理布杀菌效果
试验菌 阳性对照组菌数 (cfu/片) 洗涤次数 作用不同时间(min)的杀灭率(%) 2 5 10 20 金黄色葡萄球菌 17 800 25 93.26 95.46 97.20 99.99 50 90.17 92.13 94.47 99.92 大肠杆菌 46 000 25 98.43 99.26 99.99 99.99 50 97.56 98.12 99.54 99.99
注: 试验温度为22℃。结果为5次试验平均值。 2.4 刺激性 经观察,该抗菌整理布敷贴后的兔脊背皮肤未出现红斑、水肿等症状,反应积分为0,属无刺激性。
3 讨论
结果表明,本抗菌整理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2 min,杀灭率达100%。该布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杀菌作用无明显下降;流水连续洗涤24 h或反复洗涤25~50次后,仍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该布对皮肤无刺激性。据报道,淋球菌脓性分泌物粘附到患者内裤、床单、被褥上,能存活8 h[3]。抗菌整理布对淋球菌的杀灭作用有待试验观察。若能杀灭,用其制成内裤、床单,用于临床,对控制院内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二氧化氯两种剂型的性能比较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一种含氯复方消毒液杀灭微生物效果及腐蚀性检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