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改进设计 |
|
外延伸至鼻翼外侧脚处,此切口长度可视调整鼻孔大小及三角瓣插入深度而灵活变化,切口应达骨膜上,以便充分游离鼻翼组织,自由的内收鼻翼,改善鼻翼塌陷。在相应的鼻翼鼻腔侧,自d点做一斜向内的等长切口,自骨膜上将三角瓣切起,从而形成本方法中最重要的鼻翼旋转三角瓣。仍自d点向鼻小柱根部做一水平切口,即至d′点,切口长度以三角瓣旋入的程度而决定。在缝合至鼻底部分时,三角瓣旋转插入d—d′切口形成的缺隙,在缝合前注意调整鼻底宽度与右侧一致,鼻翼脚水平与右侧对称,如图2,图3,此法如鼻底下方组织较多,可适当切除。此法同样在单侧完全唇裂修复中运用效果良好。
图1 常规Tennison法设计 图2 改进设计 图3 改进设计缝合后
3 结果
本方法治疗58例患儿,其中单侧Ⅱ度唇裂41例,单侧Ⅲ度唇裂17例。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裂开发生。其中23例Ⅱ度唇裂修复后,双侧鼻孔及鼻翼形态基本对称。其他病例不同程度存在着两侧的不对称,可能与患者的自身条件和手术中鼻底三角瓣大小和旋转插入的程度有关。但是,较以前的下三角瓣法对鼻底鼻翼部分的修复还是有明显的改善。如图4,5。
图4 典型病例术前术后正面观 图5 术前术后仰面观
4 讨论
4.1 唇裂鼻畸形是先天性缺陷或不足所致,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鼻部发育正常结构的移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特征为:外鼻孔不对称(过大或过小),鼻翼基部前后或上下错位,鼻翼塌平,鼻小柱偏斜。所以,鼻整复术的目的是关闭鼻底缺陷,建立两侧对称的鼻底,鼻尖居中,鼻翼基部重新就位,左右对称。〔1〕 唇裂修复的一般要求是修复后上唇不再有缺损畸形并且有正常的宽度和长度,很多人在手术中把注意力都放在怎样恢复正常的唇部形态而忽略了鼻形态对整个修复效果的影响。而要全面评价修复手术的效果,应把唇裂畸形中唇部畸形和鼻畸形综合考虑。 4.2 Tennison法能很好的恢复自然唇弓形态,重建患侧唇峰点即三角瓣的下端,该三角瓣的存在有效地防止了因直线瘢痕挛缩而造成术后唇峰点上移和“口哨”畸形。但是,Tennison法对鼻底的修复不够重视,用该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鼻尖、鼻翼不正,患侧鼻孔基底有或深或浅的凹迹。金青〔2〕等研究表明,Tennison法Ⅰ期手术缩小鼻孔,手术后非对称率达22.8%,超出正常生理范围,表明该方法Ⅰ期手术缩小鼻孔不易达到理想效果,可能是因鼻底组织少,对局部切开,直线拉拢缝合所致。 由于鼻部畸形和唇部畸形本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设计采用鼻翼旋转三角瓣,就是为了弥补Tennison法的不足,将三角瓣设计在鼻翼侧,可以视组织缺损多少而灵活掌握大小,同时内收鼻翼,调整鼻翼外侧脚与健侧对称。对于鼻底组织严重缺损的完全性唇裂,甚至可以将该三角瓣的尖端设计为向下,然后旋转置入鼻底。这种设计方法通过我们的应用,效果较满意,可供临床医师在实际操作中借鉴使用。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腭裂术后语音清晰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对HBsAg的破坏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