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腭裂术后语音清晰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
|
病例,患者均未接受过正规的语音训练。年龄6岁~19岁,平均12.1岁。其中男15人,平均12.3岁;女14人,平均12.1岁。术后时间:1年~10年,平均5年。裂型分类:浅Ⅱ度裂6例,深Ⅱ度裂15例,Ⅲ度裂8例。手术类型:单瓣2例,双瓣术23例,四瓣术3例,双反Z型瓣术1例。 1.1 选择标准 ①发育良好,除腭裂(或并唇裂)外,全身无其它畸形;②智力状况良好,能配合检查;③西安市及西安市郊患者,已接受过汉语普通话教育,陕西口音及陕北口音患者均不纳入;④术后腭部无穿孔,复裂;⑤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 1.2 语音清晰度评价 1.2.1 录音设备 奇声SCR-398立体声录音座,北京产CD1-3磁电式麦克风,奋达SPS-611有源音箱,SonyEF-60磁带,前置放大器(由本院信息科提供)。 1.2.2 评价字表 采用王国民研制的腭裂语音清晰度评价字表〔2〕。 1.2.3 录音方法 在一间面积约15m2的安静房间内录音。患者口唇距麦克风约10cm。由带读者按1字/5秒的速度领读进行录音。 1.2.4 评分 由4人组成评分小组,均由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组成,听音人均讲标准普通话,评价前进行正常人及腭裂语音听力适应,然后开始听音。听音为集体集中时间听判,以减少误差。 1.2.5 分组 以80分为界,将29名患者分成语音清晰组及语音不清组:①语音清晰组(NAr):12人,Ar 81.5~98分,平均92.1分;②语音不清组(IAr):17人,Ar 13.5~71分,平均46.9分。 1.3 病历回顾 调查以上29名患者的病案,记录术前裂型,手术年龄,医生出院医嘱中有无交待语音训练问题等。 1.4 调查问卷 由24个问题组成的调查表,患者来复查时,由家长在医生指导下填写。
2 结果
2.1 均衡性检验 为保证两组除调查因素以外,其它非调查因素的可比性,对性别、年龄构成及术后时间进行了均衡性检验,结果显示IAr组同NAr组在术后时间、性别构成、年龄构成上无显著差异。 2.2 语音清晰度相关可疑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分别对两组的手术年龄、裂型组成、父母文化水平、生活地区、父母对患者语音纠正程度等5个可疑影响语音清晰度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结果如表1~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年龄比较
组别 n 平均年龄(岁) 标准差 IAr NAr 17 12 7.4 6.3 2.4 2.2
t=1.169 P=0.2527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裂型构成比较(例)
组别 n 浅Ⅱ度 深Ⅱ度 Ⅲ度 IAr NAr 17 12 3 3 9 7 5 2
x2=1.2451 P=0.5375 表3 两组患者父母文化程度比较(例)
组别 n 初中以下 高中以上 IAr NAr 17 12 10 1 7 11
x2=5.6233 P=0.0058 表4 两组患者生活地区组成比较(例)
组别 n 农村 城市 IAr NAr 17 12 9 2 8 10
x2=3.9316 P=0.0474 表5 两组患者父母对患者语音纠正程度比较(例)
组别 n 经常 很少 IAr NAr 17 12 6 9 11 3
x2=4.4414 P<0.05 以上结果显示,IAr组同NAr组相比,在手术年龄和裂型组成上无明显区别;而在父母文化水平,生活地区以及父母是否经常纠正患者发音三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IAr组患者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多生活在农村,且父母对患儿语音纠正较少。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唇裂患儿术前呼吸道感染的时间分布及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改进设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