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侧唇裂患儿修复方法和手术年龄的选择 |
|
除全身抗炎、增加营养外,主要是暴露创口,保持创口清洁。术毕即用红霉素眼膏涂沫于创口,次日用4%硼酸酒精拭擦创口。如有结痂时用3%双氧水交替拭擦,每日2~3次,术后唇弓减张固定,7天拆线。所有病例术后基本达一定美学效果,如图3。
图3 典型病例治疗前后
4 讨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临床分析,在五个月以上行手术安全系数较大,此时患儿已经能适应外界环境,危险性相对缩小,但是术后上唇功能的恢复和外形较3~6个月施行手术者略差。 对于唇裂的修复,尽管国内外学者试图寻找一种尽善尽美的手术方法,以期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正常容貌与唇腭功能,但都离不开Millard和Tennison两种术式的基本原理。Millard术式虽设计复杂、切口过长,但切口形式更为合理而隐蔽,且利于上唇组织向裂隙侧移动,也有助于患侧鼻小柱和鼻翼畸形的矫正,术后上唇下部向前翘;但该方法的缺陷在于裂隙侧唇峰点旋转下降距离有限。Tennison法设计简单,定点特点是使裂隙侧唇峰下降,达到与健侧对称的目的,但切口破坏了人中嵴的形态,不利于对鼻畸形和鼻小柱偏斜的矫正,不过能使两侧口轮匝肌纤维基本上一致,运动时能保持动态的平衡,使用此法修复唇裂时,在上唇所做的水平切口集中在上唇的下部,故术中使两侧唇下部组织向裂隙移动的幅度相对于在使用Millard法时对同一部位组织的移动要大。相反在使用旋转推进法中所在的唇部水平状切口集中在唇上方,故术中两侧唇上部组织向裂隙移动程度又相对于在同一部位上使用下三角瓣时要大〔2〕。
编辑/张惠娟
刘庆坤 男,1964年生,1997年毕业于河南新乡医学院医疗系。现为濮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已发表论文十篇,获市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副主编专著一部。 刘庆坤(濮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河南 濮阳457000)
[参考文献]
1,宋儒耀.唇裂与腭裂的修复,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2,邓典智,王洪涛.常用的两种单侧唇裂修复方法的对比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4:4(3);127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先天性单侧唇裂50例修复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唇裂患儿术前呼吸道感染的时间分布及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