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伸展型支架治疗食管良性狭窄 |
|
胡晓民 张祖艮 王国辉 马戎 周建峰
【摘要】 采用钛镍合金支架和N型带膜伸展型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食管癌放疗后狭窄、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和贲门失弛缓症等食管良性狭窄病人65例,置管68次,置管后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可免于手术痛苦。腔内支架回收器,可对支架移位、脱落者进行调整或回收,效果肯定,无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食管支架 食管狭窄 吻合口狭窄
食管置管术已有百年历史[1],由于有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伸展型支架及技术的完善,使置管术更简便安全。自1993年3月至1996年8月,我们采用伸展型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良性狭窄65例,置管68例次,并研制出腔内支架回收器,解决了伸展型食管支架放置后的调整和回收问题,完善了伸展型支架的放置技术,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65例,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4岁,平均年龄57.5岁。本组病人中,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34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15例,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7例,贲门失弛缓症9例。均有严重吞咽困难。大部分病人经过扩张等治疗,吞咽困难程度无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程度按Stooler分级:3级36例,4级29例。狭窄程度:<3 mm29例,<5 mm36例。狭窄长度最短20 mm,最长60 mm。 二、应用材料 1.钛镍合金网状支架:带膜或不带膜,外观为圆筒状或双喇叭状,长度40~120 mm,内径15~20 mm。 2.N型带膜支架:用317L钢丝按V字形制成管状,两端呈喇叭状,支架覆盖双层医用硅橡胶膜,内径16~20 mm,长度60~120 mm。 3.腔内支架回收器:自行研制的腔内支架回收器,对伸展型支架放置位置不当、移位或脱落者,在导丝引导下,进行调整或取出。 三、方法 病人均行上消化道造影和纤维内镜检查,明确狭窄原因、程度、部位、长度,置管前1周常规行莎氏扩张术。术前准备同胃镜检查。置管过程在X线下进行,先将导丝经狭窄段插入胃内,按超出狭窄上下极各20 mm选择支架的长度,将装好支架的放置器沿导丝经口腔送入狭窄部位,电视定位下,缓慢释放支架,待支架自然撑开后,退出放置器和导丝,造影记录置管后情况。对一些复杂的狭窄可在内镜下插入导丝。对支架放置位置不当、移位、脱落至胃内或有并发症者,可用回收器调整或取出。
结 果
本组65例食管良性狭窄病人经68次置管治疗,均1次顺利完成,食管支架位置良好,置管后造影显示支架扩张内径在12~18 mm左右,造影剂通过顺利,术后进食情况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程度按Stooler分级,由术前平均3.35下降至术后的1.05(P<0.01)。2例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病人,分别置管2次和3次。先后有2例因支架移位,用回收器调整至狭窄部位,1例置管1年取出。无穿孔、大出血及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者15例获得随访,其中2例6个月死于癌复发;食管癌放疗后狭窄随访5例,其中2例8个月后死于食管癌全身转移;化学烧伤后狭窄随访5例中,1例因网状支架内组织生长过度造成再狭窄,后手术取出支架行结肠代食管术。
讨 论
食管支架从硬性金属管等发展到可伸展结构和金属复合材料,操作过程从盲目插管发展到内镜和X线可视下进行,使腔内置管术适应证进一步扩大,但仍在探讨阶段。 一、伸展型支架特点 本组病例采用的伸展型食管支架有两种:一种是钛镍合金网状支架,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和优良的弹性,在0℃时无弹性,可任意塑型,在33℃以上时即恢复弹性和原来形状,并有持久的扩张作用;另一种为N型支架,用医用不锈钢丝按V字形制成管状,并覆盖双层医用硅胶薄膜,在动物体内埋植后,对局部组织无损害,炎症反应轻,组织修复时间短,未见腐蚀和细胞毒性迹象,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生物退变性[3]。操作前应根据病人的身材、年龄、性别及造影情况,选择合适类型、口径和长度的支架。本组用上述两种支架治疗良性狭窄病人68例次,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定位准确、效果肯定等优点。能接受内镜检查者,就可行置管治疗。带膜支架还可用于慢性吻合口瘘和食管气管瘘,可达到治愈目的或用于等待手术时机。 二、支架的回收 伸展型支架用于临床已有多年[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短肠综合征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