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胶纤维网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
|
用的止血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 明胶海绵(GS):南京制药厂生产。 2. 氧化纤维素(OC):西安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3. 明胶纤维网(GF):山西省化学纤维研究所研制。 二、病例资料及分组 350例急诊创伤和择期手术出血病人。在伤前或术前1周内均无抗凝药及止血药用药史,其中急诊创伤止血235例,择期手术止血115例。男224例,女126例;年龄 18~54岁。根据出血性质分为浅表创面出血、深部创面出血及实质脏器出血3类。浅表和深部创面出血每类随机分为4组,按就诊及手术顺序,分别使用以下4种材料:医用纱布(对照组)、明胶海绵(GS组)、氧化纤维素(OC组)、明胶纤维网(GF组)。实质脏器出血42例(肝切除),每组 14例,只用以上3种止血材料,未设纱布对照组。 三、观察方法 1. 止血材料外加纱布覆盖并用血压计袖带加压 4 kPa(1 kPa=7.5 mm Hg),浅表创面每10 s观察一次,深部创面每30 s观察一次,直至解除压力后观察2 min不继续出血,记录止血时间。实质脏器止血效果分为3级:(1)显著:止血时间<2 min,效果明显,黏附牢;(2)有效:止血时间 3~6 min,效果明显,黏附牢;(3)不明显:止血时间>6 min,效果不明显,黏附不牢或改用其他止血方法。 2. 材料结构观察:分别取GS、OC、GF各1 cm×1 cm作扫描电镜观察。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
结 果
一、止血效果 1. 浅表及深部创面止血时间:浅表创面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深部创面3种止血材料止血时间明显短于纱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其中GF组止血时间最短,与OC和G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GF和OC与创面黏附牢固,止血效果好,GS与创面黏附不牢。纱布组有5例需300 s以上才能止血,除去压力即发生再出血。
表1 四种材料浅表及深部创面止血时间比较(s,±s)
组别 浅表止血时间 深部止血时间 对照组(纱布) 25.00±6.32(16) 219.4±65.47(16)
明胶海绵(GS) 23.37±15.99(46) 149.0±65.67(60)▲ 氧化纤维素(OC) 20.67±9.44(46) 117.0±70.18(60)▲△ 明胶纤维网(GF) 21.67±11.77(46) 83.0±43.64(60)▲△*
注:表中括号内数字为例数;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GS组比较:△P<0.05; 与OC组比较:*P<0.05 2. 典型病例:断肢(指)止血:其中前臂绞榨离断及食、中、无名指不完全断裂各1例,用GF加压包扎均在90 s止血,30 min后在手术室解除绷带未见出血,且与创面黏附牢固。OC组2例食、中指不全离断,分别在90 s止血,但有1例发生再次出血。GS组1例大腿截肢结扎动/静脉后创面180 s止血,但黏附不牢固。 3. 实质脏器止血:42例肝肿瘤切除出血创面,GS、OC、GF有效率分别为 71.4%, 85.7%, 85.7%,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但其GF组在2 min内获得止血的比率高,且黏附牢固;GS组有4例止血时间>6 min,而且止血后血液很快渗透,与创面黏附不牢固。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股骨头钻孔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结局与血清谷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