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原代培养星状胶质细胞容积的影响 |
|
和0.25%,晶体渗透压分别为310、333和375mOsm/L,与临床及实验研究中静脉注入7.5%NaCl末期、5分钟及15分钟时的血浆渗透压相一致〔3〕。 2~3周的星状胶质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上述各混合液中的15分钟后重新置回MEM-HS,于细胞暴露于混合液后15分钟、60分钟、1天和7天后,测试细胞的容积。 3.细胞容积的测量方法 细胞容积采用细胞内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4〕。选择[14C]标记的3-O-甲基-D-葡萄糖作为细胞内标记物。在上述不同的实验时间吸弃细胞培养液,加入1m1 4℃的含[14C]3-O-甲基-D-葡萄糖的磷酸缓冲液(13.5μCi/67.5μl)于培养皿中,置于培养箱中20分钟。然后用1m1 4℃的根皮素溶液洗涤三次,并用0.3ml 0.2mmol的NaOH溶解
图1 星状胶质细胞暴露于0.05%NaCl溶液15分钟后细胞容积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0.05)
图2 星状胶质细胞暴露于0.1%NaCl溶液15分钟后细胞容积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0.05)
图3 星状胶质细胞暴露于0.25%NaCl溶液15分钟后细胞容积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0.05) 和0.3ml 0.2mmol的HCl中和。用塑料刮片刮离培养皿底部的细胞。在液体闪烁计数仪上测其放射活性,用Pierce法测量其蛋白质含量。细胞容积用μl/100μg蛋白质表示。 所得结果以与对照组细胞容积(作为100)相比,所得的平均相对细胞容积±标准差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容积的比较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的两组数据秩和检验法(Mann-Whithey法)。P<0.05表示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结 果
星状胶质细胞容积在一周内的变化如图1~3所示。每组样本例数为4~6培养皿。对照组细胞仅置于等渗培养液中。实验组星状胶质细胞置于0.05%、0.10%和0.25%NaCl混合液后15分钟,其细胞容积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无明显改变。60分钟后所有细胞明显萎缩,分别比各自同一时间的对照组细胞容积减少57.15%、64.82%和79.05%(P<0.05),直至1天后。第7天各组细胞容积重新增加,基本恢复至对照组细胞容积水平(P>0.05)。
讨 论
一般来讲,细胞都具有在非等渗环境中调节自身容积的能力。当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时,细胞膜内外形成一个内低外高的渗透压梯度。细胞内水分流出到细胞外,细胞容积缩小。随后通过不同的机制,细胞内渗透质浓度增加,细胞外水分重新内流,细胞容积增大,基本恢复原来的容积,即“调节性容积增加”(Regulatory Volume Increase,RVI)。相反,当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时,其容积首先增加,随后又减少,即“调节性容积减少”(Regulatory Volume Decrease,RVD)〔5〕。 有关星状胶质细胞在非等渗溶液中容积的变化及调节已有报道〔6~9〕。在高渗环境中,胶质细胞首先在1~2分钟内萎缩,随后在5~10分钟内完成RVI。细胞置于高渗溶液后首先出现的细胞萎缩以及置于低渗溶液(包括相对低渗)后首先出现的细胞肿胀,是细胞内外水分沿胞膜内外渗透压梯度移动的结果。而随后出现的RVI和RVD则是通过胞内电解质的累积或丢失所完成。RVI时细胞内电解质(主要是NaCl)的累积借助于离子的容积激活运输系统进行,如Na+/K+/2Cl-、Na+/Cl-共运系统等〔7~9〕。RVD时神经细胞电解质(主要是KCl)的丢失主要通过细胞容积敏感性K+通道和Cl-通道〔8,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剂量多巴胺对SMAO休克兔腹腔脏器氧供氧耗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