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颞上提矫正眉下垂 |
|
两侧发际后2cm的颞顶部弧形切口,长约8cm~11cm,切口内侧端不超过眉中部的向上延长线,外侧端约终止在外眦角向外上45°的延长线上,如同时做鱼尾纹矫治者,切口向耳前继续延长。切开头皮全层,在头皮下分离,内侧缘额部的分离不过中线,因此左右两侧的分离不相沟通。颞部在颞浅筋膜和颞筋膜之间分离。近眶上2cm高度时,改做骨膜下分离,内侧注意保护眶上神经和血管,外侧避免损伤面神经的颞支,分离达眶上缘终止。除个别额部皱纹明显者以外,多数病人未做额肌纤维横行切断。切断眶外侧缘附近的眶韧带,在颞筋膜上开2~3处2cm×3cm的“窗口”,以暴露下方的颞肌。向外上方牵拉头皮瓣,见眉部上移已超过理想的高度后,将颞浅筋膜与下面的颞筋膜缝合一层,然后间断缝合头皮,头皮下放置引流条。 必要时同期做鱼尾纹和下睑松弛矫正手术。
3 结果
27例中,19例接受了单纯的颞额眉部上提手术,6例同时施以鱼尾纹矫正术,7例同时进行下睑松弛矫正术。无一例同时进行上睑皮肤切除者。所有病例术后经过顺利,切口愈合良好。术后近期内,有5例述说切口后头皮麻木或过敏,1例在术后1个月仍存在一侧额肌完全麻痹,其余病例外观改善明显,病人满意。 由于术后长期随访困难,我们只测量了术后10天~14天的眉部高度,它们分别为:内眦部17.2mm~22.6mm,平均21.2mm,瞳孔中点22.2mm~27.8mm,平均23.7mm,外眦部27.8mm~34.0mm,平均29.4mm,眉型已从外低内高转变为内低外高,原有上睑皱褶的自然弧度基本恢复,“三角眼”样眼裂改变消失(照片1,2)。
图1、2 典型病例术前及术后一周
4 讨论
4.1 眉部下垂的解剖机理 在临床上看到,中老年病人内外侧眉毛的下降程度不一,通常外侧眉毛下降程度要重于内侧,如果只是一般地将眉部下垂归结于头皮和前额软组织的松驰,并不能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目前的解剖研究〔1,2〕发现,造成外侧眉部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颅骨颞融合线以外,颞浅筋膜层以上的软组织的重力性下垂作用,这一作用使得外侧眉毛随年龄增长产生进行性的下滑。这个下滑发生在颞浅筋膜和颞筋膜之间,而眉毛的内侧部分所在的区域,皮肤与深部的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帽状腱膜又与深部的骨膜几近融合,相互之间少有活动的余地。 ②额肌对眉部的提升作用在眉的内外侧分布不均衡。额骨在颞部融合线的内侧比较发达,向外侧接近和越过颞融合线时突然减弱或消失,因此在额肌收缩时对内侧眉部的提升作用明显强于外侧。 ③眶韧带的牵拉作用。在颞窝部的颞浅筋膜和眶缘之间的一条结缔组织带,称眶韧带(orbit ligament)它限制颞部浅筋膜以及与它紧密相贴的皮肤的上移。 4.2 手术矫正的要点 ①彻底松解额部和颞部的松弛组织。额上部的分离容易而在眶上缘以上2cm~2.5cm范围的额肌下腱膜与颅骨骨膜粘连紧密,转而在骨膜下分离较为容易,也更为容易避免损伤眶上神经和血管〔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眉上缘切口矫正中老年上睑松垂28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青年眼睑松弛症的整复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