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增加美学效果的颜面部创口闭合临床体会

王晋煌 陈兵 雷王 咸君

  位于颜面部的创口,需要采用细针细线精心分层缝合,这在整形美容外科已是普通常识。但我们发现在某些具体部位,如果仅套用常规的处理方法,则其结果可能是创伤愈合后的疤痕并不象预期的那样细小和不明显,或疤痕虽然非常细小,但外观却不美。造成这种遗憾结果的因素可能很多,但在闭合创口时未能根据局部特点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下面简单介绍我们在创口闭合处理时采取的一些技巧。
1 切开重睑创口闭合技巧
  切开重睑是常见的美容手术,外观自然、形态逼真、无明显人工痕迹的重睑线是医患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实际生活中却有相当部分的重睑手术达不到这种理想效果。诚然,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设计错误、切开不精确、去除组织量不一致等。但根据我们的体会,是否采取正确的缝合技巧也是导致重睑手术效果是否理想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重睑手术应使重睑线弧度自然、睑线无易见的人工痕迹。我们的缝合技巧是:缝合时不分层(即皮肤全层缝合),但要带少许睑板前筋膜组织,缝合边距为0.2mm~0.5mm;打结时将线结纵轴与缝线纵轴垂直(即打结方向与重睑线方向一致),并尽量将线结打紧;拆线时间为术后5天~6天。这样,受线结压迫的组织就减到最少,创口对合也非常严密,愈合后痕迹非常纤细,重睑线逼真、自然,实现创造美的目标。本组73例均获满意外形。如图1所示。



图1 切开重睑手术前后



图2 额部创面缝合及拆线后

2 眼袋手术创口闭合技巧
  与重睑手术要求切口线细而明显以形成逼真重睑线的要求相反,成功的眼袋手术却要求切口线在术后尽量不明显,因为年轻是以下睑平坦、光滑而无皱纹线为特征的,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之一就是正确缝合创口。我们的做法是:创口缝合时不分层(即全层缝合),但尽量不要带皮下组织,缝合边距以1mm~2mm为宜,打结宜松,使创缘两侧组织能对合即可,关键是要对合整齐;术后局部加压12小时~24小时;拆线时间为术后4天~5天。如此,创口在拆线后很快就可以显得平滑和基本无痕,获得预期的美学效果。本组19例,术后均无易见痕迹。

3 红唇部创口闭合技巧
  在颜面部,处于半游离状态的红唇组织是比较特殊的部位,位于该部的创口,如果缝合时不能达到非常精确的解剖复位,则愈合后可能出现表面不平、或嘴唇活动时外观不协调等表现,如在行唇裂修补手术时虽然在唇红局部作了精确的调整和缝合,但术后往往遗留比较明显的痕迹一样;而实际上手术中却很难做到精确的解剖对合。因此,对位于红唇部的创口,为了避免在术后出现上述缺陷,在缝合时不宜采取“拉郎配”般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分层缝合;但也不能只缝合表层,否则可能残留死腔,导致形成血肿或感染。我们的做法是:先将创口两侧修得整齐,然后用细而长的角针,以3mm左右的缝合边距,用3-0或5-0丝线,采取全层贯穿的方式进行缝合,缝合针距以2mm~3mm为宜,并待全部缝完后再一起打结,这样可确保组织对合整齐而严密;打结时注意松紧适中,以组织对合为标准;术后局部减少活动,2天~3天即拆去全部缝线。这样处理的结果是组织对合整齐、疤痕细小、静态或动态时的唇外观均与受伤前或手术前基本一致,满足人们对美的期望和要求。如果在缝线打结前在创口内滴入适量的WAB生物粘合剂粘合组织,则可使组织对合更整齐、更严密,术后效果更佳。本组5例,术后嘴唇均无变形和疤痕形成。

4 耳廓创伤后的闭合技巧
  由于再造耳廓或外伤后接受皮瓣修复的耳廓在外形方面与正常耳廓相比仍然存在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于不论任何原因的耳廓外伤,均应本着尽量修复其固有外形的原则进行。具体说来就是:彻底清创,去除明显坏死组织,精心整理耳廓软骨及其形状,保证耳软骨不外露,对于部分确无软组织覆盖的耳软骨,可在基本不影响耳廓形状的前提下适当去除;对于外伤所致的各种组织瓣,不论形状如何,只要不是完全没有血供,即使组织蒂很窄,,也应该将其复位固定,并在加压包扎时注意不压迫蒂部,这些组织瓣一般都能凭借耳廓区丰富的血供而正常成活[1];对于外伤所致的皮肤缺损,只要不是面积太大的全层缺损,如果没有明显的软骨暴露,均可以采用油纱布覆盖让其自行愈合,非不得已不进行皮片或皮瓣移植。本组8例受伤耳廓基本均恢复其原来所具有的正常而又有美感的外观。

5 颜面其他部位创口闭合技巧
  处理颜面其他部位创口应遵循的原则是:爱惜任何组织,争取解剖复位,分层严密缝合,早期拆除缝线,辅以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葛洪的美学思想及对中医美容学的贡献
    论护士美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233例非糖尿病人群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
    采用四型分类法和增加用药史与轻重度的
    增加侧支循环的方法学研究概况
    全颜面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美学整复探讨
    猪源杀菌性 通透性增加蛋白对革兰阴性
    增加侧支循环的方法学研究概况
    美学与心理护理
    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美学实践与思考
    颌面部外伤的美学修复体会
    建议 中国药典 部分丸剂增加最低装量检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