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绞窄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和临床

止、间歇时间更短,继之消失,收缩频率更高,并可在通常收缩强度基础上更强烈的收缩,和腹痛发作急骤、剧烈、呈持续性并有阵发性加重的临床征象一致。

五、水、电解质丢失,酸碱平衡失调

  肠梗阻时肠道吸收功能明显下降而渗出分泌增加,肠腔内水电解质剧增,又因为肠壁水肿、肠壁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组织间液又逸入肠壁、肠腔和腹腔,积存在肠腔、腹腔、肠壁的大量液体,不能参加循环,实际上等于液体的丢失,加之呕吐、禁食和胃肠减压,迅速引起脱水、低钾血症。胆汁、胰液和小肠液等碱性液体的丢失和组织灌注不良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绞窄性肠梗阻早期出现休克,原因之一是前述的低血容量,原因之二是梗阻时先有静脉回流受阻,动脉继续向绞窄肠袢供血,与一支中等动脉不断失血相似。

六、感染

  肠壁通透性增加,肠内细菌产生的大量毒素可通过肠壁引起腹腔感染,并经腹膜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如肠壁坏死穿孔腹膜炎时,感染更重。严重时呼吸、循环、肾等多脏器功能皆可受损。

郑泽霖(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外科(130031))
房学东(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外科(130031))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胃苏冲剂加味治疗慢性肠炎20例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盲肠平滑肌瘤致成人慢性肠套叠一例
    免疫抑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3例
    细胞粘附分子与炎症性肠病
    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诊断小肠血管畸形
    超短波并中频电配合药物治疗早期炎性肠
    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44例临床特
    广西学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疫情特点及其
    老年人不完全性肠梗阻48例的临床特点及
    小儿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临床评估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