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人股骨胫骨髓腔的形态学研究及带锁髓内钉的改进 |
|
t of the femur. The anthors used the improved nails in some cadaver femurs and tibias and also some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hich proved the rationality of this design. Key words Femur Tibial Anatomy Internal fixators
自带锁髓内钉应用于长管骨骨折内固定后,髓内钉的固定效果及应用范围得到很大提高,深受骨科医生的信赖。目前国内带锁髓内钉主要是直接引用国外产品或仿制品,而欧美人与中国人的股、胫骨的解剖有一定差异。因此作者对成年人的股、胫骨髓腔的形态作一系统的观测和铸型研究,为带锁髓内钉的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
材 料 与 方 法
(一)标本选择:发育正常的成年人,年龄20~35岁,平均28.10岁。不成对股骨18根,男女比例为14∶4,左右各9根,长39.00~46.00cm, 平均42.00cm(股骨大转子顶点至髁间沟)。不成对胫骨22根,男女比例18∶4,左右各11根,长33.00 ~40.00cm,平均35.90cm(胫骨平台至踝关节面)。
(二)髓腔观测:矢状剖开股、胫骨,用温水冲去髓腔的黄骨髓,观测髓腔形状、皮质骨、松质骨及股骨距分布规律。将股、胫骨髓腔各划分两个区:即两端的松质骨分布区域叫松质骨区,中部无松质骨分布区域叫非松质骨区。
(三)石膏铸型:清除股、胫骨髓腔内的所有松质骨,将石膏粉用15℃的水溶成糊状,灌入每半皮质骨内,振动数次,防止存有气泡影响铸型效果,同时在正中放入1根直径2.0mm的铁丝,增强铸型的强度。两半皮质原位对合,留出锯口的宽度,放置20分钟,去除骨皮质,髓腔铸型完毕(图1)。标记股骨小转子和胫骨结节最高点对应的位置,作为以后测量的参照点。
图1 胫、股骨髓腔的石膏铸型正侧面观
(四)铸型测量:以股骨小转子、胫骨结节最高点相对应的平面设为零,每隔2.5cm设一个平面,分别为...、1、0、1、2、3、...。测量髓腔铸型每个截面矢、冠状直径,求出均值。把股、胫骨髓腔的铸型,矢、冠状投影成平面图。划出矢、冠状投影平面中轴线。按上述选取的平面锯断,截面也投影成平面图,至此可以观测股、胫骨髓腔的三维投影平面图形。用自制的弧度半径测量板测量股骨中轴向前的弧度,测量时,以股骨非松质骨区为主要测量处。
结 果
一、髓腔观测
沿股骨髓腔的中轴线矢状剖开,近端通过犁状窝,髓腔非松质骨区靠向股骨近端。髓腔向前的弧度,较其外观弧度大,尤其非松质骨区。髓腔越狭窄或外观直径越小或弯曲弧度越大的部位皮质骨越厚。两端皮质骨逐渐变薄处也是松质骨起始的移行处,越向两端越靠近骨皮质,松质骨的密度逐渐增高、骨小梁逐渐增粗、坚固性逐渐增强。小转子下缘以上和外上髁的上缘以下松质骨的强度最大,此处的骨皮质极薄,硬度差,容易被锐器穿破。股骨近端内后侧有一坚硬的骨板,即股骨距,与髓内钉的内后侧紧贴,清除该骨板较难[1]。 胫骨髓腔越狭窄或外观直径越小的部位皮质骨越厚。非松质骨区靠向远端。髓腔的近端较远端明显宽大,近端的外侧及远端的内侧略肥大,胫骨结节下缘以上和内踝上缘以下松质骨强度最大,而骨皮质最薄,分布规律同股骨(表1,2)。
表1 股骨髓腔测量的基本参数(18根)
测 量 参 数 测 量 值 (cm)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脊柱脊髓手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SEP 监护的临床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改良Weissmen手术治疗严重骨盆倾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