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量脑电图监测全麻状态下意识的变化 |
|
氟醚麻醉中不同意识水平的qEEG变化,探讨其在判断全麻深度上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0名无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健康者。男6例,女4例,年龄22~40岁,体重55~70kg,身高160~175cm。 生命体征监测 用HPcM24系统监测无创血压、脉率、体温、呼末CO2分压及氧饱和度,以确保在安全范围之内。 给药方法 面罩法吸纯氧10分钟,经Isotec5挥发器持续吸入异氟醚与纯氧的混合气体,用Nellcor N-2500麻醉气体分析仪监测呼末异氟醚浓度,以0.1MAC(异氟醚1.0MAC为1.15%)[4]的浓度阶梯,由0.2MAC开始递增异氟醚吸入浓度。每个浓度平衡15分钟后,进行指令反应测试,并记录qEEG。至指令反应全部消失为止。 qEEG测试方法 采用axon system sentinel-4中枢神经系统监测仪,按国际10/20系统法安置头皮电极。qEEG记录电极为F7、F8、A1、A2、O1及O2,参考电极为Cz′,FPZ接地,滤波范围0.4~25Hz。记录参数包括致密谱阵(DSA)、90%谱边界频率(SEF)、中位频率(MPF)及α、β、θ、δ频带的相对功率,并计算出δ比率(δR)、δ波功率/(α+β)波功率[5,6]。 认知功能测试 1.指令反应测试:在清醒及各呼末异氟醚浓度维持15分钟后,大声指令志愿者睁眼、抬手各10次,并读10个常用词汇。如听到则抬一手指示之,每个指令间隔4秒,记录完成次数。 2.记忆测试:呼末异氟醚浓度为0.3MAC,指令反应未全部消失时,用拍击胸部10次作为该浓度下外显记忆刺激。指令反应全部消失后,采用北京大学心理系帮助设计的方法提供内隐记忆信息。用Aiwa TA363随身听放录音带,开始3分钟为音乐,以便在清醒时调试音量,接着为50个按不同顺序读4遍的人名,这50个人名是从100个虚构的、不出名的人名中随机抽取的,每个名字持续1.5秒,间隔4.5秒。停止吸入异氟醚1小时后进行调查。提问四个问题[7]:(1)入睡前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2)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3)是否做梦。(4)其他事件,如试验中可听到什么请写出来。以上提问用15分钟完成,作为外显记忆测定。然后按麻醉中同样音量给受试者听100个虚构的、不出名人名的录音带,其中50个为试验中听过,另50个为未听过,并按随机顺序排列,朗读者为同一人,每个名字只呈现一遍为1.5秒,间隔5秒。内隐记忆测试指导语为:“请划出你认为著名的名字,越快越好”。以自身为对照,比较划为著名的名字占听过的和未听过的名字的百分率来确定是否存在内隐记忆。
结果
1.不同呼末异氟醚浓度下志愿者意识变化见表1。呼末异氟醚浓度为0.2MAC时,均可完成全部指令反应,其中1/2存在外显记忆,另1/2外显记忆消失。呼末异氟醚浓度为0.3MAC时,2人可完成全部指令反应,4人指令反应有部分缺失,4人指令反应全部消失但均存在内隐记忆。9人外显记忆均消失,但1人于0.2MAC下外显记忆已消失。但于0.3MAC浓度下,因尿意刺激反而出现了外显记忆,排尿后外显记忆消失。呼末异氟醚浓度为0.4MAC,余6个指令反应全部消失,其中2人存在内隐记忆。 2.不同意识水平下的qEEG变化见表2。第2与第1阶段相比,F7、F8、及A1导联θ波功率明显降低(P<0.05);第3与第2阶段相比,O1及O2导联的α波功率明显降低(P<0.05),O2导联θ波功率明显升高(P>0.05);第4与第3阶段相比无明显差异。余各导联下各波相对功率、SEF、MPF及δ比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中δ比率变异最大,故未列出。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单次静注氯胺酮qEEG的 波特点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芬太尼在异丙酚诱导期间对脑电双频指数及血压心率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