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依托咪酯乳剂在老年人诱导麻醉中的脑电双频和循环的变化

记录推药结束后至BIS达最低值时间及BIS的最低值,同时记录其他相应值。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及组间用t检验。

结果

  老年组与对照组在给药后,BIS由93分别降到43.1±6.4、38.4±4.7,组间无差异;达最低BIS时间分别为43.5±7.5秒和35.6±8.1秒,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二组震颤发生率均为40%(表1)。
  给药前后,老年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无差异,且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在给药后心率由80.2±10.6次/分降至66.3±4.9次/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2)。

表1 脑电双频指数变化(±s)


  注药前BIS 最低BIS 达最低BIS
时间(s) 震颤发
生率%
老年组 92.6±1.6 43.1±6.4 43.5±7.5* 40
对照组 93.1±1.3 38.4±4.7 35.6±8.1 40

  组间比较,*P<0.05

表2 诱导前后循环系统的变化(±s)


  诱  导  前 诱  导  后
SBP(kPa) DBP(kPa) HR(bpm) SBP(kPa) DBP(kPa) HR(bpm)
老年组 20.2±2.8 11.5±1.4 86.0±11.1 18.6±3.4 10.9±1.2 74.8±10.5
对照组 17.7±1.0 10.7±0.5 80.2±10.1 16.8±1.2 10.1±0.4 66.0±4.8△

  诱导前后比较,△P<0.05
讨论

  以往临床上判断麻醉诱导的深度完全依靠病人的体征,如睫毛反射的消失、瞳孔的大小、血压、心率的改变等,缺少一定的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脑电监测技术的发展和改进,麻醉和手术中用监测脑电的方法来判断脑功能或麻醉深度的报道逐渐增多。经计算机分析处理的脑电双频谱指数因与麻醉药血药浓度有良好相关,因而能较好地反映麻醉深度[1]。有研究表明,麻醉前病人的双频指数一般在90以上,浅睡眠时通常为82,深睡眠时为70左右,且不同的麻醉药对双频指数有不同的影响[2]。以上结果表明,依托咪酯乳剂在老年人诱导时最低BIS为43.1±76.4,比对照组高11.5%,对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起效时间较长,似与老年人的药代及药效动力学的改变有关。

沈永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200025)
金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200025)
于布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200025)

参考文献

[1] Thornton C,Jones JG.Evaluating depth of anesthesia.Int Anesthesiol Clin,1993,34∶67.
[2] 佘守章,岳云,陈秉学,主编.临床监测学.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99-203.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
    新福菌素联合卡铂 依托泊苷治疗老年非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