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精阜肥大1例报告 |
|
李际桐
患者,25岁。因排尿困难,夜间遗尿入院。该患者自出生以来即有尿频,排尿迟缓,尿线细而无力,尿滴沥,每次排尿50~100 ml,夜间遗尿,腹部膨胀感,无尿痛及血尿。B超检查示双肾积水,拟诊为下尿路梗阻合并双肾积水。体检:腹部膨隆呈蛙腹,双肾区及下腹部可触及囊性肿物。外生殖器、睾丸、附睾及精索均无异常。直肠指检:肛门括约肌紧张度良好,张力正常,直肠壁光滑,前列腺位置、形态、大小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血肌酐265 μmol/L,尿素氮17.3 mmol/L。B超示双肾形态异常,大量积液,膀胱区大量积液(排尿后)。膀胱尿道镜检查:F21窥镜顺利通过尿道进入膀胱,膀胱内有残余尿约1 200 ml,膀胱不规则,可见小房、小梁形成,前列腺无肥大,见精阜较正常增大3~4倍,外观高耸,表面绒毛样,无充血及溃疡。窥镜移至尿道膜部以下时,高耸的精阜将尿道填塞。诊断为先天性精阜肥大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 于留置导尿管4周后,在鞍麻下,经尿道将肥大的精阜切除至与尿道远端相平行的程度。将窥镜移至尿道膜部以下,压迫耻骨上区,可见冲洗液自膀胱内顺畅流出。同时经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未留置导尿管。术后第4天试关闭膀胱造瘘管,患者自行排尿约250 ml,排尿通畅,尿线粗而有力,射程远,无尿滴沥。排尿完毕,打开膀胱造瘘管,引出残余尿150 ml左右。嘱患者每6~8 h排尿1次,排尿后打开膀胱造瘘管,放出残余尿。2周后残余尿降至90 ml左右。B超检查:双肾仍有积水。血肌酐、尿素氮轻度下降。术后第4周带膀胱造瘘管出院。随访结果:血肌酐、尿素氮于术后5个月恢复正常;肾积水于术后7个月基本消失;术后4个月残余尿量为10~25 ml,拔出膀胱造瘘管;性功能正常,精液质与量在正常范围,现配偶已生育一子。 讨论 先天性精阜肥大的真正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胚胎时性激素分泌紊乱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以下尿路梗阻为特征,可有肾功能衰竭,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内窥镜检查能确切了解精阜大小、形态以及梗阻程度。经尿道窥视下切除肥大的精阜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损伤小、方便、快捷。术中应使用电切而不用电凝,因电凝能使精道(射精管口)碳化,纤维化,引起射精管狭窄或闭塞。早期多次排精,也是预防射精管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哈尔滨,150001)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真两性畸形1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