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
|
马克钧 刘定益 徐兆平
患者,男,36岁。1986年7月因阵发性头痛、头晕、胸闷、心悸伴阵发性血压升高入院。3 h尿儿茶酚胺分别为1 625.3 nmol/3 h和5 366.3 nmol/3 h。B超见第一肝门内侧胆囊下方一实质性不均质回声,直径83 mm,提示右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经常规术前准备后,于同年9月23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血管平面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表面,包膜完整,游离十二指肠后切除约12.0 cm×14.0 cm×8.0 cm实质性肿瘤,重360 g,术中血压波动大,平均动脉压波动在90~240 mmHg间(1 mmHg=0.133 kPa)。术后病理诊断为后腹膜嗜铬细胞瘤。术后血压及尿儿茶酚胺恢复正常。 1990年12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及排尿时头晕、心悸,在外院B超检查示膀胱内实质性占位,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 1997年12月,因出现阵发性头晕、头痛再次入院。尿儿茶酚胺为97.5~117.0 nmol/24 h,196.2 nmol/3 h,尿醛固酮6.65 nmol/24 h,血醛固酮601.1 pmol/L。B超提示右肾上腺占位。CT示右肾上腺6.1 cm×4.7 cm软组织块影。131I-MIBG示右侧肾上腺有一放射性浓集区,呈三角形,提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经术前准备,于1998年2月9日行经第11肋间切口手术探查,术中见右肾上方约6.0 cm×5.0 cm×4.0 cm大小肿块,包膜完整光滑,切除肿瘤时血压波动在(120~199)/(79~101)mmHg之间。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作者单位:马克钧,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江苏镇江,212001); 刘定益 徐兆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
上一个医学论文: 巨大甲状腺肿切除38例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先天性精阜肥大1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