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巨大甲状腺肿切除38例分析

郭东立 徐瑞亮

[关键词]甲状腺肿大,Ⅲ度;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分类号]R5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83(2000)02-0123-01

  甲状腺Ⅲ度以上肿大或单侧肿块大于10 cm×8 cm则称为巨大甲状腺肿。我院1987~1998年行巨大甲状腺肿切除38例,切除标本重240~1240 g,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9例,女29例,年龄27~69岁,平均41.3岁。病史4~38年,平均14.5年。术前均有呼吸困难,8例声音嘶哑,5例吞咽困难。术后均好转。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毒性甲状腺肿4例。术后并发右喉返神经损伤1例,6个月后恢复,心功能衰竭1例。

讨  论

  一、巨大甲状腺肿切除的术前准备
  巨大甲状腺肿上界可达下颌缘,两侧超出胸锁乳突肌,下界伸向胸骨后。血液供应增加,血管推移变位,活动度低,使手术难度增大,故术前充分准备极为重要。术前应摄气管正侧位片,了解气管压迫的程度,行喉镜检查,观察声带位置。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症状需控制满意(心率<90次/分,BMR<+20%~30%),术前2~3周停服抗甲状腺药物,服碘剂。结节性甲状腺肿经多谱勒超声检查提示供血丰富者亦可服碘剂2周,以减少术中出血。与麻醉师共同研究选择麻醉方法。本组对术前发现气管狭窄>2/3或明显气管扭曲者1一律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发现4例气管软化,行气管悬吊。其余22例取颈丛局麻手术。
  二、预防术中大出血的措施
  1.充分显露甲状腺,必要时作锁骨上或胸骨上窝附加切口,充分游离皮瓣。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剪开肌筋膜,便于向两侧牵开切口,或直接断胸锁乳突肌。
  2.沿甲状腺外科被膜与固有被膜间隙显露甲状腺,采用直视下锐性剥离,轻柔操作。因甲状腺表面的静脉壁极薄且已被压瘪,钝性剥离更易撕破出血。出血速度在6~10 ml/min可使术野模糊,手术难以进行。一旦出血,可用细针线缝合。本组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时此间隙粘连少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时则动脉血供丰富,显露时尤应注意。本组1例出血达600 ml者即发生于甲亢手术时甲状腺表面静脉出血。
  3.甲状腺动静脉的处理:甲状腺上动静脉多数可按常规方法结扎、缝扎,处理困难者可先缝扎前支,结扎完中静脉再缝扎后支。我们结扎中静脉的方法为:助手下压切口,嘱麻醉师将患者下颌转向操作对侧,这样较易显露且不易撕裂颈内静脉。甲状腺下动脉应靠近颈总动脉结扎,但当甲状腺下极伸向胸骨后或峡部明显增大时,腺体活动度小,常不易结扎此血管,只能行囊内结扎法。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变时亦可采用囊内结扎法。本组发现近半数(15/34)甲状腺下动脉直径大于上动脉。因此处理好下动脉也是防止术中大出血的重要步骤。
  三、切除腺叶时的注意事项:甲状腺主要血管结扎后,先切断峡部,在拟切线处置3~4把止血钳引导切除腺体,可防止误切甲状旁腺及损伤喉返神经。结节性甲状腺肿可适当多保留腺体,但应将峡部切除,以解除气管压迫。腺体切除后应常规解剖气管前筋膜,观察气管软骨情况。本组发现的4例气管软化病程均在30年以上,术前即有明显呼吸困难。非全麻手术者不可过度提拉、内翻腺体,力争原位操作,以防诱发呛咳、喉痉挛窒息。探查气管软骨时应辅以局麻。本组2例术中因提拉腺体,病人极度呼吸困难,急行气管插管完成手术。

郭东立(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人民医院(273200))
徐瑞亮(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人民医院(273200))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点状植入植皮法治疗骶尾部巨大褥疮一例
    1例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完全性甲状腺异位症二例诊治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及滤泡状癌的手术范围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几个
    阴道巨大侵袭性血管粘液性瘤伴感染一例
    高碘对豚鼠脑和甲状腺细胞凋亡及调节基
    甲状腺炎的外科意义
    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甲状腺素水
    外科危重病人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研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亚急性甲状腺炎3例误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