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P53蛋白的增殖调控作用 |
|
1.1.1本实验所有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均取自南方医院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诊断证实。增生性瘢痕患者6例,男4例,女2例,病变部位分别位于足背、面部及肘部;年龄20岁~35岁;同时取增生性瘢痕患者供皮区正常皮肤为对照。 1.1.2培养基 P53单克隆抗体为美国santa cruze公司产品,胎牛血清为美国Hyclone公司产品,DMEM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minimal essential medium,美国GIBCO生产)碘化丙啶(propidium odide,PI)荧光染料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将手术切下的正常皮肤、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切除其表皮,在少量胎牛血清中将标本切成1mm3左右的组织块置于培养瓶中,在95%空气,5%二氧化碳、37℃、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6小时~8小时,使组织块牢固地粘附在瓶壁上,然后加入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适量,继续培养,3天~4天换液1次,2周~3周后,原代细胞生长成单层,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后,按1∶3的比例传代培养,此后每2天~3天换液1次,每4天~5天分种传代1次,实验用第6代~10代细胞。 1.2.2流式细胞仪检测增生性瘢痕、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分布 取刚长满瓶壁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复合制剂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实验动物黑斑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