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先天性耳垂裂修复术六例

朱世泽 刘祖民 王朝阳 邱承志

  先天性耳垂裂临床上少见,我科自1980年至今共收治6例,应用局部成形术进行修复,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均为女性,年龄13岁~37岁,其中左侧5例,右侧1例。6例均否认外伤史,术前未经治疗,已行穿耳戴耳饰者2例,穿耳孔与耳垂裂不相通。6例体格检查均未发现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以Kilayama标准分型,纵型得5例,横型者1例。6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耳垂曲线光滑自然,效果满意。

2 手术方法
  纵型者应用“L”成形术,倒“L”成形术,“Z”成形术修复,横型者应用“Z”成形术。本组采用“L”成形术3例,倒“L”成形术2例,“Z”成形术1例。(图1)

3 典型病例
  某女,17岁,未婚,以左耳垂分裂交叉畸形17年为主诉就诊。查体:右耳未见畸形,左耳屏、耳廓、外耳道无异常,左耳垂中下部见纵形弧形全层分裂,裂隙缘两侧组织饱满,皮肤无缺损,裂隙缘两侧耳垂组织自然呈交叉状,前后错位,状似双耳垂,全身体检未见其它先天性畸形表现。局麻下给行倒“L”成形术,术后7天拆线,切口呈Ⅰ期愈合,耳垂曲线自然,效果满意。(图2)



图1 Z成形及L成形示意图



图2 典型病例治疗前后照片

4 讨论
4.1 从病因学来看,外耳源于第一鳃沟及邻近的第一、二鳃弓的发育。胚胎第五周,第一、二鳃弓形成六个隆起的结节,其中第六结节形成耳垂,若第一、二鳃弓出现发育障碍,则可形成耳垂裂等外耳先天性畸形。
4.2 先天性耳垂裂裂隙缘多为曲线,裂隙缘两侧耳垂组织发育自然,无外伤史,表现典型者临床诊断多无困难。但须与继发性耳垂裂相鉴别,后者多由外伤或耳环慢性切割所致,病史典型,其局部耳垂裂隙缘因外伤的方向、力度不同而异,常呈切割组织中断现象。
4.3 耳垂裂的修复比较简单,但手术设计时要注意到耳垂外缘的平滑,使耳垂曲线自然,避免术后继发耳垂切迹畸形。耳垂裂修复后虽裂隙缘消失,耳垂曲线自然,但常遗留瘢痕,因此可建议女性患者术后3个月后行无痛穿耳术,配戴较大耳饰,遮掩局部瘢痕,增加美容效果。目前常用的耳垂裂修复方法有:①直接缝合术;②“L”成形术;③倒“L”成形术;④“Z”成形术;⑤“V-Y”成形术;⑥Passow-claus法等术式。直接缝合术因术后常出现耳垂切迹等畸形而较少用。其它方法若应用得当,也可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简介:朱世泽 男,1962年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整形外科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福建整形与美容学会常务委员。发表论文20余篇。
朱世泽(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刘祖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王朝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邱承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参考文献]

1,Fujiwara T,Matsuo K,Taki K,et al.Triangular flap repair of the congenital earlobe cleft[J].Ann Plast Surg,1995,34:402-405.
2,汪良能,高学书主编.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53
3,王积恩主编,耳鼻部美容外科手术学[M].北京出版社,1994:212-214.
4,Fearon J,Cuadros CL. Cleftearlobe repair[M].Ann Plast Surg,1990,24:252-257.
5,许庆建,朱志军,苗雷等.先天性耳垂劈裂修复术一例[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1996;5:209.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先天性腓骨及第二趾缺如合并跟距关节融
    先天性梅毒合并弓形体、巨细胞病毒感染
    136例先天愚型的临床与染色体分析
    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基因缺失与杂种基因
    先天性尿道下裂与SRD5A2及SRY基因突变
    以反复呕吐 极重度贫血为主要表现的先
    左肾先天发育不良伴异位1例
    围手术期输血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感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对血小板膜
    先天性婴幼儿膈膨出的诊断和治疗
    先天性胆道闭锁肝内毛细胆管超微结构与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门脉高压症
    先天性多指畸形的分类及手术治疗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