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1 cm的组织块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2.1 试验数据 本试验选取10例人活体胆囊行液电电击损伤试验。分成正对和平行两组,每组分四档不同强度放电,每例8个电击点,共80个电击点,每个电击点按其胆囊壁病理损伤情况评分,见表1。
2.2 统计学处理结果 所有数据均用秩和检验统计分析(见表2、表3)。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强度放电对胆囊壁损伤有统计学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方向放电对胆囊壁损伤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液电碎石的机制是将一同轴双极电极置于水中,通电后引发高压脉冲放电,使水产生高压冲击波而将结石击碎。EHL系统瞬间最高脉冲电压高达 1 900W。EHL可在两个方面致使组织损伤:一是高压放电时的电火花对胆管壁损伤;二是高压冲击波对胆管壁及人体其他组织的可能损伤。体外冲击波碎石的试验已证实,水和人体组织具有相似的声学性质,两者声阻几乎相似,因此水作为耦合介质时,冲击波在胆管中经由水进入胆管、肝脏及人体其他组织时,几乎不会受到任何障碍,几乎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在胆管内EHL时,胆管内必须充满生理盐水,以防冲击波产生的组织损伤。这样EHL电击时的损伤主要集中在高压放电时的电火花对胆管壁损伤这一可能性上。是否有损伤,损伤程度如何均未见有任何研究及论述。尤其是1993年Binmoeller等[5]报道65例EHL,发生胆管穿孔1例,更令临床医生担忧。而彭林等[3]报道1 508例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并发症分析时亦有1例击穿胆管大出血而需急诊手术止血。为此,我们设计了人活体胆囊内液电电击损伤试验,研究电极在不同位置及不同放电强度时对胆囊壁的损伤的病理情况,从病理情况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结论,从而指导临床操作,制定操作要领,使EHL成为一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以及难取性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时,由于胆囊内充满生理盐水,因此冲击波的损伤可排除。②液电碎石放电火花对胆囊壁有一定的损伤,病理结果显示不同强度放电对胆囊壁的损伤有显著的差异,这种损伤随放电档次增加而加重。③电极在不同位置时,即平行放电与正对放电对组织的损伤是不同的。病理结果显示在同强度档次放电情况下,不同方向的放电对胆囊壁的损伤有显著的差异,平行比正对的损伤明显要小,且随放电档次强度增大,正对方向对胆囊壁损伤越明显。④虽然胆囊与胆管的空间大小不一,但试验是靠近胆囊壁进行,因此试验条件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样得出的试验结果应有很大的可行性。
通过本试验研究,我们认为EHL对胆囊壁有一定的损伤,但只要操作时采取电视监视,电极放置结石中央,胆管内充满生理盐水等正确方法,EHL还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碎石方法。
【参考文献】
1] 何剪太,张阳德,李年丰,等. 胆系结石液电碎石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5):6-7.
[2] 傅浩洪,区奕猛,张永成. 液电碎石在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中的应用[J]. 中华消化内科杂志,1999,16(2):86-87.
[3] 彭林,王卫东.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的并发症分析(附1508例报告)[J].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5):79-80.
[4] 宋鸿安,钱峻,范志宁.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在术后残留胆管结石中的应用[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5):61-62.
[5] Binmoeller KF. Treament of difficult bile duct stones using mechanical electrohydranlic and extracorpored shock wave lithotripsy[J]. Endoscopy,1993,25(3):201-206.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