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点(左侧反麦氏点)及下腹正中分别穿刺5mm Trocar(如为双侧则于双侧麦氏点分别穿刺5mm或10mm Trocar)建立操作通道。于内环上方找到呈蓝黑色的精索静脉,距内环口3~5cm处沿精索血管表面“T”形剪开侧腹膜2~3cm,游离精索血管约2cm,置入1号丝线,分别于两侧结扎血管,于结扎线之间剪断血管。明确无出血后剪除多余线结取出。探查无遗漏的精索静脉后结束手术。侧腹膜可不处理,亦可用10可吸收线作“8”字缝合。如为双侧病变同法处理对侧。
1.3 随访 术后随访3~1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睾丸有无萎缩。
2 结 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8~65min,平均32min。基本无出血,术毕拔除导尿管,麻醉清醒后可下床活动,均未使用镇痛药。术后2~5d出院,平均住院3d。8例出现皮下和阴囊少量积气,2d后吸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出院时症状全部消失,查体示曲张的静脉明显减小或消失。随访3~10个月,阴囊曲张静脉减轻或消失,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同术前比较睾丸体积无明显变化。29例不育症患者精液分析较术前明显改善,24例在术后1年内成功妊娠。3例复发,均为左侧,复发率3.5%,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彩色多普勒检查有阴部外静脉回流,无精索静脉回流,未作进一步治疗。
3 讨 论
精索静脉曲张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疾病,男性人群发病率10%~15%,主要由于精索静脉回流受阻或瓣膜失效、血液返流引起血液淤滞,导致蔓状静脉丛迂曲扩张[1]。主要临床表现为阴囊坠胀不适、疼痛和男性不育症。临床上按其曲张程度分为3度。轻度:触诊不明显,但Valsalva试验可触及。中度:触诊可摸到曲张的静脉,外观正常。重度:曲张静脉如成团蚯蚓,触诊视诊均较明显。平卧时可完全消失,如不消失,则考虑为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超声诊断标准[2]:(1)平静呼吸时精索静脉最大内径≥1.8mm,Valsalva试验最大内径≥2.0mm;(2)Valsalva试验阳性,即Valsalva试验时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测及反流信号且TR ≥1s。 同时满足上述标准者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本组为中、重度患者,均排除继发病变。
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主要原因是静脉扩张淤血,局部温度升高,导致精子成熟障碍。睾丸局部代谢产物堆积,缺氧和血管内儿茶酚胺、皮质醇、前列腺素浓度升高也是导致精液质量下降的原因。此外,双侧睾丸的血管系统之间交通支丰富,一侧病变同样会导致对侧睾丸的生精功能降低,从而影响生育功能。精索静脉曲张长期存在,可引起睾丸萎缩,影响精子功能。此外,精索静脉曲张还可引起会阴部坠胀不适等。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适应证是:(1)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2)重度精索静脉曲张;(3)双侧精索静脉曲张;(4)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伴精液质量异常或伴有坠胀、疼痛等症状、或睾丸缩小、质地变软[3]。传统治疗方法为开放手术,主要有经腹股沟径路和经腹膜后径路,其主要区别在于结扎部位是在内环口以上还是内环口以下,两者复发率无明显差别。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的部位与腹膜后径路结扎的部位相同,有同样的手术效果。本组均采用经腹腔径路,手术空间大,视野清,显露好。开展该项手术初期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穿刺2个10mm、1个5mm Trocar,以备血管结扎不紧出血时用钛夹夹闭血管。后期操作熟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后采用硬膜外麻醉,使用2个5mm、1个10mm Trocar,用丝线结扎血管代替钛夹。丝线结扎血管与钛夹夹闭血管相比有以下优点:(1)避免了钛夹滑脱血管再出血的可能;(2)消除X线检查时的异物影响;(3)提高术者腔内操作的技术水平,为高难度腔内手术作好技术准备。
能否同时结扎动脉一直有争议。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包括保留精索动脉的Ivanissevich术式以及高位精索血管结扎的Palomo术式。结扎精索静脉后,肾静脉返流被阻断,静脉曲张得到治疗。睾丸静脉可沿提睾肌静脉和阴静脉回流到髂血管,其回流不会受影响。睾丸的血供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1)精索内动脉,来源于腹主动脉;(2)输精管动脉,来源于膀胱上动脉;(3)提睾肌动脉,来源于腹壁下动脉。3者之间有丰富的交通支,输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