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胰腺炎发病率的60.8%。为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讨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6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过程。结果:本组71例经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疗效明显。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宜先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应个体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胰腺炎 胆源性
资料与方法
我院1998年1月~2009年5月收治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男52例,女34例;年龄32~75岁,平均50.3岁;均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上腹疼痛症状。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升高,其中伴黄疸者38例,伴有畏寒、发热者25例。其中并存糖尿病者16例,高血压、心脏病者7例,冠心病者13例,曾有胆系手术史者9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或CT检查明确存在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组提出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本组86例中轻症71例,重症15例。
治疗方法:对确诊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抗炎、补液、解痉、镇痛、纠正酸碱失衡、抑制胰腺分泌、改善胰腺微循环等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如体温持续升高,胆红素及血象持续升高,CT动态监测胰腺持续肿胀、胰腺周围渗出增多则采取手术治疗。
本组早期手术4例,延期手术8例。手术为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胰腺包膜切开引流。
结 果
本组71例轻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均治愈。15例重症患者中手术治疗12例,其中2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讨 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胰腺炎发病率的60.8%。我国为胆石症多发国家,急性及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为胆系疾病,根据以上最新理论估计,我国胆源性胰腺炎的比例>60%,故对年龄50~60岁偏肥胖的女性胰腺炎患者尤应注意寻找胆源性病因,为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多认为是各种胆道原因引起的胆管下端开口处痉挛或细小结石在胆管下段移动,造成壶腹黏膜损伤水肿引起胆道感染及胆汁、胰腺排泄不畅,胰管受阻,胰腺防御机制受到破坏,胰蛋白酶原被激活,导致胰腺及其附近组织炎症、水肿、出血坏死等改变。
目前多认为胰腺炎应先行非手术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早期非手术治疗,有可能解除Vater壶腹部出口障碍,并防止Oddis括约肌持续痉挛进一步升高胰内压,避免病情向重症发展。本组分析显示,对轻症胰腺炎行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多数可缓解病情,控制胰腺炎恶化,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主要死因,故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应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病情加重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变程度及病情发展等个体差异,结合影像学等检查决定手术时机。随着有效抗生素和生长抑素的使用,大部分患者通过早期保守治疗可病情好转,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参考文献】
1 张圣道.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2):110-111.
2 陈孝平.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