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动态增强表现与细胞DNA增殖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0.05)。

  DNA倍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DNA异倍体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物[8]。文献报道,恶性肿瘤组织增殖活性越高,其生物学特性越活跃,恶性度越高,预后越差[9-11]。细胞核DNA含量检测的原理是根据DNA是细胞遗传物质染色质的基础成分,DNA含量增加提示细胞处于S期,生长活跃。因此,增殖活跃的恶性肿瘤细胞DNA含量检测应异常增加[12]。检测肿瘤细胞DNA含量及其倍体情况,仍是目前估测肿瘤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本组资料显示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肿瘤结节行DNA分析,B组反应细胞高增殖状态的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22±4)%和(32.9±6.2)%,明显低于A组的(35±6)%和(51.4±1.6)%(P<0.01)。表明典型组的肝癌组织多处于高增殖状态,生物学特性活跃,恶性度高,而不典型肝癌组则多处于低增殖状态,生物学特性相对稳定,恶性度低。此外,DNA倍性也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之一,肿瘤组织DNA倍体类型不同,其增殖活性及愈后显著不同[13,14]。随着肿瘤细胞DNA从二倍体向异倍体转变,反应其增殖活性的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系数也逐渐增高,肿瘤的恶性度也相应增高,直接影响肿瘤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本组资料DNA倍体分析,典型肝癌组出现异倍体峰肝癌结节高达53.57%(15/28),而B组各结节则均未出现异倍体峰,进一步说明典型肝癌组生物学特性活跃,恶性程度高于相对稳定的不典型肝癌组。

  本研究结果表明,肝癌结节CT动态增强的增强持续时间与DNA 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系数呈负相关性, DNA 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系数越大,其组织增殖水平越高,生物学特性越活跃,恶性度越高,反之则恶性度越小。因此,CT动态增强的增强持续时间可以一定程度反应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恶性度,增强持续时间越长,反应肝癌增殖水平的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系数就越小,其增殖水平相对较低,肝癌生物学特性越稳定,恶性程度就越小。究其原因,可能由于不典型组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相对稳定,恶性度相对较低,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肿瘤血管密度较小,动静脉瘘数量少,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较好,肿瘤组织内枯否细胞含量相对多于典型肝癌组的肿瘤组织,以上多种原因导致造影剂进入肿瘤组织后不易快速退出[15,16]。

  通过CT动态增强可以较好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程度,与组织学方法相比,具有不需组织标本、能更大范围反映肿瘤情况、解剖与功能信息同时显示、可重复检查等优点,从而为活体判断肿瘤细胞的增殖程度提供方法,有助于制定治疗措施、判断疗效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主编.螺旋CT.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01.

  2 赵虹,周康荣,严福华.多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对肝细胞癌检出的初步评价.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747750.

  3 薛众,王叶蒂,朱奎.多层螺旋CT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作用.中国医药研究,2004,2:2728.

  4 乔颖,马立公,严福华,等.肝癌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中华肿瘤杂志,2002,22:164165.

  5 Weberling R.DryView laser imager:a new and economical image recording process.Aktuelle Radiol,1996,6:355360.

  6 文利,丁仕义,周代全,等.正常肝脏CT灌注的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670672.

  7 涂备武,周康荣.小肝癌CT增强动脉期时间密度曲线特征及其病理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926928.

  8 左连富主编.流式细胞术与生物医学.第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9198.

  9 Ito T,Shiraki K,Sugimoto K,et al.Survivin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epatology,2000,31:10801085.

  10 靳文生,晏才杰,麻晓林,等.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重庆医学,2001,30:203204,207.

  11 于志勇,于金明,吴泰璜,等.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华肿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大鼠
    病毒性肝炎病家防病状况与家庭二代发病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非何杰金淋巴瘤一
    伴发干燥综合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
    儿童多发性硬化九例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几个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阿伦膦酸钠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在膝关节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生成
    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