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动态增强表现与细胞DNA增殖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h。应用GE公司CT(HiSpeed NX/i)进行固定层面动态扫描。以4.0 ml/s的速度自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00 mg/ml) 100 ml。自对比剂注入后延迟8 s开始扫描,电压120 kV,电流60 mAs,矩阵512×512,层厚10 mm,取4 s时间间隔共扫描80 s,后取6 s间隔再扫描42 s。

  1.3 后处理方案 扫描数据传入GE工作站,利用Perfusion中的肝脏肿瘤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动态增强扫描结束后,逐个回放每个病例的增强过程并准确记录各病灶的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退时间及增强持续时间,增强持续时间为肿瘤开始增强直到明显低于肝实质回声或与肝实质一起减退至显像不清晰时的时间段。以上每个肿瘤结节动态增强扫描过程由3人各自独立观察记录各时间点,取3次时间的平均值。

  1.4 手术标本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学检查 35例均为单发肿瘤病灶,有手术适应症,均在行动态增强CT扫描后2周内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切除肿瘤。取3~4块手术标本立即置10%福尔马林固定送至病理科行组织学检查,所有患者组织学均确诊为肝细胞型肝癌。同时另取新鲜标本的肿瘤组织使用流式细胞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Epics XL流式细胞仪)进行DNA含量测定与细胞周期分析,观察肿瘤组织DNA增殖各期细胞比率及DNA倍体变化情况,计算各肿瘤结节增殖系数PI(PI=[(S+G2M)/(G0/1+S+G2M)]×100%)。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瘤结节动态增强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退时间及增强持续时间,计算细胞增殖的DNA各期比率、增殖系数以及DNA非整倍体(异倍体)干系的百分比率。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CT动态增强检查后呈典型“快进快退”表现的为28例(A组,图1A~图1C),呈“快进慢退”不典型表现的7例(B组,图2A~图2C);2组肿瘤结节的始增时间及峰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始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持续时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2组DNA分析结果见表2。A组DNA表现为高增值的S期比率及增殖系数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肝癌异倍体峰出现率为53.57%(15/28)(图3),而B组则无1例出现异倍体峰(图4)。

  2.3 3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动态增强持续时间与DNA分析中表现为高增殖的S期比率及增殖系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72、-0.80,P<0.05)。其中A组造影增强持续时间与DNA S期比率及增殖系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47,-0.39,P<0.05)。而B组造影增强持续时间与DNA S期比率及增殖系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间S期细胞比率及增殖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肝脏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赵虹等[2,3]以往的研

  图2A 动脉相示肝左叶肿块明显强化,高于肝实质密度,肝实质轻度强化 图2B 门静脉相造影剂减退,肿块密度仍然高于肝实质密度 图2C 延迟相肿块密度大部分呈等密度,表1 2组肝脏肿瘤CT动态增强动态时相变化表2 2组肝脏肿瘤细胞增殖比率注:与B组比较,*P<0.05究结果表明,肿瘤开始强化的时间平均为21.6 s(15~30 s),动脉期开始的时间平均为16 s(12~22 s),而动脉期结束时间平均为40 s,持续时间为平均23 s。 病灶动脉期强化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主要依据[4],现在一般行头尾方向全肝多期扫描,难以全面显示其特征[5,6]。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肝癌动脉期强化较早、持续时间短,许多患者的多期增强扫描并不能真实的反映肝脏及病灶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因此造成诊断困难。

  大多肝癌C动态增强表现为“快进快退”,但临床中还存在少部分原发性肝癌CT动态增强并非“快进快退”,而是呈“快进慢退”表现[7],类似于良性肿瘤CT增强扫描时相改变。本组7例不典型肝癌(B组)的始增时间为(16±4)s,峰值时间为(27±6)s,始退时间为(62±8)s,持续时间为(123±10)s,造影增强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典型肝癌组(A组)(P<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大鼠
    病毒性肝炎病家防病状况与家庭二代发病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非何杰金淋巴瘤一
    伴发干燥综合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
    儿童多发性硬化九例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几个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阿伦膦酸钠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在膝关节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生成
    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