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附31例报告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是肾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目前认为CT是理想的检查手段,但是仍有部分肾AML的CT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特别是被误诊为肾癌,以致患肾被切除。现收集、分析近10年来3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AML患者的CT资料,并对其不典型CT表现进行重点讨论,以提高肾AML的CT诊断准确性。

  1 资料和方法

  31例肾AML患者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18~83岁,平均43.5岁。其中右肾12例,左肾17例,双肾病变者2例。无自觉症状、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者19例,腰腹部酸胀、不适者5例,肉眼或镜下血尿者3例,腰部或腹部可触及包块者3例,急腹症及出血休克者1例。31例均行B超及CT检查,8例行MRI检查。CT检查采用GE9800 Hilight及Siemens Somatom Plus 4螺旋CT扫描。先行CT平扫,后行三期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为100 ml 的碘海醇,快速静脉团注。开始注射对比剂后30 s行肾脏皮质期增强扫描,60 s行肾脏实质期扫描,4 min作肾盂期扫描。扫描层厚5~8 mm、层距5~8 mm,感兴趣区3 mm薄层连续扫描。

  2 结 果

  肾脏体积增大,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肿瘤最小直径2.5 cm,最大瘤体直径13.0 cm,直径≤4.0 cm者5例。根据CT所见瘤灶内脂肪密度含量的区别,将本组病例分为3种类型。①多脂肪型:20例,CT平扫肿块内可见较多的脂肪密度,CT值约-120~-22 HU,增强扫描肾实质明显强化,病灶未见强化(图1~3)。②少脂肪型:6例,病灶CT平扫较肾实质略低或呈等密度,CT值约-26~35 HU,增强扫描见肾实质明显强化,病灶均轻度强化(图4~6),此类型病灶经过追加薄层扫描及图像放大处理后均检出脂肪而被准确诊断。③无脂肪型:5例,病灶平扫均未见明确的脂肪密度影,其中2例呈均匀略高密度,CT值41~55 HU;3例呈略高、等、略低混杂密度,CT值25~45HU。增强扫描3例动脉期显著强化与肾皮质密度相仿,2例轻中度强化,实质期与延时期密度下降(图7~9)。

  图1~3 左肾AML(多脂型),CT平扫病灶内可见较多的脂肪,增强扫描无强化

  图4~6 右肾AML(少脂型),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边界清晰,CT平扫呈病灶密度较肾实质略低,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实质期密度低于肾实质,与肾癌不能鉴别,术中冰冻活检证实为肾AML

  图7~9 右肾AML(无脂型),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类圆形,边界清晰,CT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实质期密度略低于肾实质,与肾癌不能鉴别,术中冰冻活检证实为肾AML

  B超表现为不均匀高回声光团26例,混合回声或低回声5例。5例无脂肿瘤行MRI检查,其中2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诊断为肾AML;2例误诊为肾癌,1例未能定性,该3例术中冰冻活检提示肾AML。

  3 讨 论

  3.1 肾AML的CT特点及误诊原因 CT诊断肾AML的关键是测得肿块内的脂肪成分。CT平扫表现为肾脏外形增大,可见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肿块,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形状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部分肿块可局部突出于肾包膜;肿块内很少出现钙化;增强扫描3种成分强化不一致,肌肉血管成分明显强化,而脂肪软组织不强化。

  大多数肾AML CT 上可见典型的脂肪密度,容易诊断,但少数肾AML CT 上看不到脂肪密度,致诊断困难。主要原因有:①脂肪含量很少或者无脂肪。肾AML内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构成比例有很大差别,当肿瘤主要由平滑肌和血管组成,而脂肪组织含量少或呈分散的小灶性分布时,CT上测不到典型的脂肪CT值。本组31例中,5例CT、MRI未发现脂肪成分,其中3例误诊为肾癌,2例不能定性。此型诊断应慎重,术前难以与肾癌鉴别,术中活检是最终确诊的方法。②肾AML合并肿瘤破裂出血。肾AML出血掩盖瘤内脂肪密度,或者发病时间过长、血肿机化,可失去影像学特征而造成误诊[1]。③肿瘤直径≤3 cm,瘤灶太小,部分容积效应使CT测量值偏高,导致CT扫描难以发现特征性的脂肪密度影而误诊为发病率更高的肾癌;或脂肪含量极少的病灶,有时即使行薄层扫描及放大处理后测量亦难发现其中的极少量脂肪成分,故CT诊断较为困难。

  3.2 肾AML的鉴别诊断 ①肾细胞癌:少脂或无脂肾AML需与肾癌鉴别。两者均为实质性肿块,增强后对比剂均可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点,肾AML CT扫描一般较均匀,而肾癌易坏死而不均匀。对于肾肿瘤CT 检查有脂肪组织和钙化首先应排除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颊面部皮肤缺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