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净血液,冰盒内断头取脑。快速剥离海马,切取双侧海马CA1区组织100mg,立即在干冰上冷冻,保存于-80℃冰箱。
1.5 海马CA1区Bcl2 mRNA相对含量的测定
1.5.1 总RNA提取 采用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总RNA。获取的总RNA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纯度及浓度后置-80℃保存备用。
1.5.2 反转录合成cDNA 在50μL的反应体积中加入5μg总RNA,10μL 反应缓冲液,5μL 10mol/L dNTPs,0.5μL Rnasin(40u/μL),0.25μg oligo(DT)12-18,4μL 反转录酶(200u/μL),0.5μL 0.1mol/L DTT,置37℃孵育1h,然后于65℃加热5min,储存于-30℃。
引物设计及合成按照已报道[2]的Bcl2 cDNA设计其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引物序列5′CACCCCTGGCACTTCTCCTTC3′;5′CACAATCCTCCCCCAGTTCACC3,扩增产物长度303bp)。大连宝生物公司合成。
1.5.3 PCR扩增 在25μL的反应体积中加入合成的cDNA 0.1μg,2.5μL 10×PCR缓冲液,2.5μL 2mol/L dNTPs,2.5μL 25mol/L MgCl2,1μL各引物(pmol/μL),0.5μL Taq DNA聚合酶(5u/μL)。使用PTC100 PCR仪进行热循环。循环条件:93℃ 1min,56℃ 30s,72℃ 1min,进行一个循环;93℃ 1min,56℃ 30s,72℃ 1min,进行32个循环;72℃ 延伸8min。取扩增产物10μL,经30g/L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后,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检测,用Labworks软件对各阳性条带的密度进行分析,计算各阳性条带的平均密度值与βactin条带平均密度值之比。
1.6 Bcl2蛋白表达的观察 将获取的切片脱蜡至水,置入枸橼酸钠缓冲液(pH 6.0)行微波抗原修复10min;冲洗后滴加3%(体积分数)H2O2 阻断内源性酶15min,冲洗5min;滴加Bcl2抗体(Stanta Cruz,1∶1000)50μL,4℃孵育过夜,PBS冲洗,参照SABC试剂盒说明(博士德公司)分别滴加二抗及StreptavidinPeroxidase,DABH2O2混合液显色,封片,镜下观察。
1.7 Westernblot
1.7.1 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将收取的脑组织置提取缓冲液中制成匀浆,4℃,15000r/min离心20min,收集上清,移入另一管中(浆蛋白)于溶解缓冲液中溶解沉淀,室温静置30min ,取上清移入另一管中(膜蛋白),置于-70℃保存。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
1.7.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将蛋白样品与样品缓冲液混合(4∶1),每孔蛋白为50μg,总体积20μL;将样品加热至100℃×3min,旋转3s;将样品溶液加入加样孔,20mA恒流下电泳。
1.7.3 Westernblotting 电泳后,将凝胶中的蛋白转至硝酸纤维素膜(NC)上,20g/L脱脂乳/TBS处理NC膜,室温下将NC膜置入含有Bcl2一抗(1∶1000,含5g/L脱脂乳/TBS)孵育1-4h,TBST缓冲液洗10min×3次, 室温下,将NC膜分别置入含有二抗的稀释液中(酶标羊抗兔IgG, 1∶5000,含5g/L脱脂乳/TBS)孵育1h,TBST缓冲液洗10min×3次。将膜浸入AP缓冲液,显色(10×AP缓冲液1mL,0.1mol/L MgCl2 0.5mL,D.W. 8.5mL,BCIP 30μL,NBT 40μL)10min,观察各阳性条带,用Labworks软件对阳性条带的密度进行分析,计算各阳性条带的平均密度值。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表示,行组间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全脑缺血后血糖的变化 全脑缺血前后各组鼠血糖浓度无明显差异。缺血组与治疗组比较血糖浓度则无显著差异(表1)。
表1 各实验组血糖浓度变化(略)
Table 1 The changes of blood glucose in different group
*P>0.05 vs. ischemic group
2.2 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Bcl2 mRNA相对含量的变化 在缺血组及胰岛素治疗组海马CA1区,于各取材时间点均可见Bcl2 mRN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