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治疗;激光技术;综述文献
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就发现,当光子撞击高能量级受激原子后,可以使受激原子发射出另外一个光子,这个光子和原来撞击它的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相位,这两个光子同时一起发射出来,构成相干辐射,这种辐射称之为受激辐射,也就是激光。激光具有光机械、光化学和光热学等特性。在医学领域,激光的这些特点,广泛地被应用于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激光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始于1986年,随着激光器的不断出现及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从上世纪末至今,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泌尿外科先后出现几种可供前列腺手术使用的新型激光器,如钬激光、绿激光、铥激光、2微米激光等。它们的出现对沿用了多年的前列腺外科的金标准, 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构成了巨大挑战。现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激光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
钕激光是使用最早的激光,波长为1 064 nm,具有能量大、不易被水吸收、组织穿透力强(组织对其吸收系数为0.011 mm-1,吸收深度为90 mm,几乎可穿透几厘米的组织)、能由光导纤维传导(用石英光导纤维可得到70%~90%的激光传输率)、止血效果好等特点。它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主要是使组织产生凝血性坏死、脱落,而不能用来切割或剜除前列腺组织[1]。
其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如出血少,不需输血,无TURP综合征,能在门诊操做。缺点是功率小,汽化组织少,不能快速形成排尿通道,而凝固深度深,坏死组织脱落时间长,术后留置尿管时间长,尿道刺激症状重,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高,最大尿流率改善不明显。较适用于年老体弱,一直在接受抗凝治疗,或手术后需即刻返回工作者[2]。它的作用方式主要有2种: (1)可视的激光消融术(visual laser ablation of the prostate, VLAP) ,使用钕激光为非接触方式。早期的VLAP技术,导致一个较深的凝固深度和随后前列腺组织的坏死和脱落(时间为6~8周)。现在知道更高的功率设备(>60W)是安全的,可更有效的汽化,较少的凝固和一个瞬间的排尿通道。(2)接触式激光消融术(contact laser ablation of the prostate, CLAP),使用钕激光通过顶端为蓝宝石的纤维,使用时纤维顶端接触前列腺组织,在接触点引起快速汽化。
2 钬:钇铝石榴石激光(Ho:YAG)
1994年新西兰的Gilling等[3]首先将钬激光应用于BPH的治疗。钬激光是一种固态脉冲激光,其波长为2 140 nm,易被组织中的水吸收并引起组织快速汽化,穿透深度仅有0.3~0.4 mm。具有能够准确切割、止血效果好及能够迅速缓解症状等优点[4]。钬激光具有精确的切割和良好的凝固特性,方向性好,能量较易被介质吸收而穿透力弱,使用较安全,是一种多用途的外科激光技术[5]。
应用钬激光切除前列腺组织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1)钬激光前列腺消融术(holmium laser ablation of the prostate, HoLAP):它通过一根侧射(sidefiring)纤维传导激光的热量使前列腺组织汽化[6]。(2)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mium laser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HoLRP):它是把前列腺中叶和侧叶切割成小块,使之从外科包膜上脱落,并从膀胱中冲出,以切除前列腺组织。(3)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HoLEP):通过激光在内镜下与类似开放性手术剥离前列腺的方法,将前列腺中叶和侧叶从外科包膜完全剜除。被剜除的前列腺组织再通过特殊的组织粉碎器粉碎后冲出[7]。
研究显示,钬激光同钕激光相比,早期症状改善明显,留置尿管时间短,长期效果相似。同TURP相比,手术安全性至少相同,有效性方面,钬激光手术在短期内至少与TURP同等有效,并且手术恢复较快,而远期疗效至今尚不足以评估。钬激光的应用使大体积BPH 的激光治疗成为可能,但由于需要操作者水平要求高及配套设备昂贵,不利于推广。汪智峰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激光治疗进展。
3 磷酸钛氧钾:钇铝石榴石激光(KTP:YAG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