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效应,包括血液黏度升高、纤维蛋白血栓增大、组织沉积增加、刺激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壁增厚,其中一些机制可能与微血管病变有关。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过程中,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微血管及大血管的病变,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毛细血管渗出物增多可进一步导致暴露于组织的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增多,发生凝血后则纤维蛋白沉积增多,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与纤溶活性的相关性非常强,对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的监测,可以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进展阶段进行抗凝治疗的依据,同时还可以监测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应用降糖药物改善凝血活性的情况,以及降低微血管病变带来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实验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和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均大于4.5g/L,并伴有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血液黏度增高等代谢异常,导致冠状动脉异常等。
综上所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44-1557.
2 孙雪峰,周希静,王力宁.糖尿病肾病与凝血纤溶的异常.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2):134-135.
3 Carr mE.Dibetes mellitus:a hypercoagulable state.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1,15(1):44-45.
4 郭洪海.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3229-3230.
5 康学东,主编.干预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3-83.
6 周冬梅,李伟,殷松楼.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研究.徐州医学院学报,2008,28(1):43-44.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