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超声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输尿管各段结石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扩张的输尿管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可诊断结石,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符合率可达到95%以上。结论: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超声 诊断 输尿管结石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拟诊泌尿系结石来做超声检查患者153例,男87例,女66例;年龄14~68岁,平均35岁。

    方法:使用Alocka5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7MHz。患者先俯卧位,探头沿肾内侧及腰椎横突稍外侧背部纵切,经肾找到积水的肾盂后往下追踪寻找积水输尿管,此为输尿管上段结石最常用的探查途径。当输尿管内很难探及结石或结石位置在髂嵴以下的中段输尿管时,则取仰卧位,沿腹直肌外缘加压探查,先找到积水的肾盂向下沿积水的输尿管加压推开肠管,注意保持输尿管的连续性,直至在积水的输尿管内发现强回声结石影。如有肾盂积水而输尿管上、中段未探及结石时,则做输尿管横断面追踪探查,探及结石强回声后再旋转探头以便显示结石近侧扩张的输尿管,显示结石后测量结石大小及输尿管扩张情况。下段输尿管结石探查取仰卧位,充盈膀胱;横向扫查在膀胱后方两侧可显示积水的输尿管;纵向扫查,先找到输尿管出口,向上追踪扫查,可显示膀胱壁间段输尿管和膀胱后方输尿管内的结石;使用对侧加压的方法,使下段输尿管结石显像更容易[1]。清晰显示结石后冻结图像,测量结石大小,当输尿管显影清晰时,测量输尿管上段最宽内径。

    诊断标准:发现扩张的输尿管内有强回声光团伴有后方声影,结石诊断即可成立。结石梗阻部位以上的输尿管扩张,患侧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

    结  果

    本组153例输尿管结石,双侧32例,单侧121例,其中右侧68例,左侧5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及输尿管积水,积水的输尿管内径6~14mm。结石4mm×2mm~16mm×14mm。6例中段结石因肥胖和肠管气体干扰而漏诊,2例下段结石因位置较高,膀胱充盈欠佳而漏诊。

    讨  论

    输尿管结石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常由于肾结石下行而来,原发性输尿管结石较少见。输尿管结石一般均不大(3~5mm),大者可达10mm或更大[2]。结石下降过程中可引起输尿管痉挛,诱发肾绞痛,疼痛向会阴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结石嵌顿于输尿管内,可引起肾盂积水和结石近侧段输尿管积水。

    一般情况下,正常输尿管不能显示。正常输尿管在腰大肌之前,沿腰椎横突外侧向下,跨越髂动静脉前方进入盆腔,在腹膜和髂内动脉之间向下到达膀胱底部。在进入膀胱时,输尿管膀胱段和膀胱成一钝角,然后斜行向下、向内,通过膀胱肌层,开口于膀胱三角区的输尿管间嵴外侧端。左右输尿管出口相距约25mm。上段输尿管、膀胱后输尿管及膀胱壁间段输尿管容易找到,显示较清晰。髂动脉交叉处及其以下的盆腔段正常输尿管较难见到。上段输尿管可通过肾盂向下追踪扫查找到,输尿管出口经膀胱声窗在三角区两侧上角即在充盈膀胱的后壁5点或7点左右处可以找到,输尿管出口稍稍隆起,并可见喷尿时的蠕动。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标准: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是在积水输尿管的远端出现弧形带状强回声,伴有后方声影,横断面时,输尿管壁和结石之间可见液体回声。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线索: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是寻找输尿管结石的重要线索[3],寻找输尿管结石一般从上段开始,沿积水的输尿管一步步往下追。对输尿管下段结石,可先查膀胱后输尿管,如有积水,应仔细寻找,如无积水,则存在结石的机会较少。CDFI若见一侧输尿管喷尿征减弱或消失,则提示该侧输尿管结石存在的可能性,此时应采取多种方法检查,尽量使输尿管充盈。对肾盂输尿管积水不明显者,采用多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多切面(横切、纵切、斜切)探查,可以明显提高输尿管结石诊断率。

&nb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二维超声的时相性改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输尿管镜下超声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并尿
    超声心动图监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冠
    内镜超声在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诊
    阴道超声照射对子宫内绒毛的影响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小儿心脏
    超声测量肺动脉和主动脉血流收缩时间间
    胎儿及新生儿的超声监测
    妊娠期妇女骨量定量超声测定及评价
    超声对中医药治疗不孕证疗效监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