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者因结石较大冲击电压较高(13~14 kV ),冲击次数均达到3 000 次,用液电式碎石机(焦点峰压650 Bar)治疗的病例较电磁式碎石机(焦点峰压450 Bar)多,患者给予止血药物与抗生素治疗后血尿逐渐消失。因此对较大的结石应用低电压分次行ESWL , 且冲击次数不宜过多, 可减少严重血尿的发生。
2.4 发热伴尿路感染 11 例患者伴有畏寒、尿路刺激征、腰痛等,在ESWL术后1~ 3 天出现发热,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 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与脓细胞。2例因输尿管内碎石堆积形成石街, 加强抗生素、解痉、输液治疗,1周内对石街再次行ESWL, 随着碎石的排出体温也恢复正常。9例ESWL术前有发热, 属感染性结石, ESWL 后由于局部组织损伤和碎石后结石内部细菌大量释出进入尿流, 甚至经损伤的组织间隙进入血流[2]而致感染进一步加重。应用抗生素3~7天 后症状消失。对感染性结石患者, 在ESWL 前2~3天 应用抗生素治疗, 可以减少发热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2.5 肾包膜下血肿 10 例患者ESWL术后有不同程度持续腰背部疼痛,CT、B 超检查发现肾包膜下椭圆形液性暗区, 最大者约82 mm ×40 mm,CT 值约40~50 HU。经卧床、止血、抗感染治疗,腰痛缓解。定期复查CT血肿无增大,随访1年血肿消失。其原因有报道[4],在ESWL 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机体为维护凝血及纤溶之间的平衡, 在高凝状态之后产生继发高纤溶现象,另外血管内皮损害,使纤溶酶原激活物(t2A P) 活性增加,其拮抗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明显下降, 激活纤溶酶, 纤维蛋白裂解产生大量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引起出血, 而致血尿及血肿形成。
2.6 肾包膜下积液 肾包膜下积液发病率低, 临床上肾包膜下积液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绞痛和患侧腰腹部胀痛。CT 扫描对本病的诊断极具特征性,根据CT 值可与肾包膜下积血、积脓进行鉴别。其原因复杂,最常见的原因碎石屑排入输尿管形成梗阻。当输尿管梗阻时,肾盂内压力升高,压力经集合管传至肾小管、肾小球,如压力达到相当于肾小球滤过压时,肾小球即停止滤过,此时,肾内“安全阀”开放,即肾盏在穹窿部开始有小的裂隙,肾盂内尿液直接进入肾实质的静脉和淋巴管内,并经肾窦渗至肾盂和肾的周围[5],而肾包膜与肾实质连接疏松易于剥离,以上两者是形成肾包膜下积液的原因[6]。因结石梗阻输尿管所致的肾包膜下积液,积极解除梗阻、减轻肾盂内压力是治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于顺生,王春雨.逆行插置双J导管在复杂肾结石16例ESWL中的应用[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0,20(1):109-109.
[2] 夏同礼, 梁丽莉, 孔祥田,等. 体外冲击波对肾脏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15(4): 292-294.
[3] 朱子军, 马永江. 体外冲击碎石与尿路感染[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3,14(5):385-387.
[4] 孟庆军, 周惜才, 章咏裳. ESWL 对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和钙拮抗剂的防护性作用[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10):621-623.
[5] 顾方六. 泌尿系统梗阻∥裘法祖主编. 外科学[M].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49-656.
[6] Haddad MC, Hawary MM, Khoury NJ, et al. Radiology of perinephric fluid collections[J].Clin Radiol, 2002,57(5):339 -346.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