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其他因素 甲状腺肿瘤不清晰的边界与钙化并不是恶性肿瘤存在的唯一超声征象。罗传玲等[8]报道107例恶性肿瘤中有11例边界清晰,占10.28%。有20例出现粗钙化,占18.69%,39例无钙化,占36.45%。因此不能将边界与钙化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唯一指标,还应结合其他超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3 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
近年来CT检查已成为甲状腺肿瘤的重要检查方法[9]。正常的甲状腺含碘量比周围组织高,血运丰富,表面有完整的双层被膜覆盖特点,致使甲状腺密度高于周围软组织,且其边缘完整,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当甲状腺出现癌变或病变时,甲状腺含碘量下降,CT表现为低密度病变,在增强扫描时尤为清楚。
甲状腺肿瘤的钙化灶的CT表现比超声检查观察的更为清楚。且CT片便于观察、会诊和保存。甲状腺良性肿瘤的钙化多表现为结节状、斑块状或弧形钙化[9]。细颗粒状、细条状钙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点。
CT增强扫描还可明确甲状腺癌周围组织受侵情况。如气管移位、受侵,血管受侵,食管受侵和淋巴结有否转移等。并可与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甲状腺瘤包膜完整、形状类圆形多见,增强扫描见瘤内完整强化环和瘤内强化结节,气管受压、移位但无受侵。即肿瘤与气管间有正常的甲状腺或脂肪相隔;无气管壁不规则或肿物突入管腔。
结节性甲状腺肿CT表现多见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内见多个大小不一低密度结节灶,可有钙化,无邻近组织的侵犯及转移。
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CT检查可明确肿瘤的大小、范围、准确位置、与邻近器官和组织的关系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数目和位置,利于手术切口的选择和术中对受压和受侵组织及器官的保护。
4 结语
综上所述,甲状腺疾病的普查或筛查应首选多分辨率彩超而不是现在很多医师习惯的核素扫描。一旦彩超发现甲状腺内有微钙化病灶时,应高度警惕,并进一步行CT检查或针吸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应立即手术,术中切除标本送快速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结果决定手术方式。这样可大大减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 刘洪枫,唐伟松,杨志英.甲状腺钙化性病灶与甲状腺癌[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5(5):626-629.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