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联合制定的分期标准,分为Ta-126例,T218例,T3T411例。病理分级分为G117例,G224例,G314例。
1.1.2 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组 34例,均来自我院2005.11~2006.4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龄28~81岁,平均52.1岁。其中①良性泌尿系统疾病23例,其中前列腺增生7例,膀胱炎3例,肾/输尿管/膀胱结石5例,肾结核4例,肾囊肿2例,尿路感染2例。②其它泌尿生殖系肿瘤11例,其中前列腺癌3例,肾癌3例,肾盂癌3例,睾丸肿瘤2例。
1.1.3 对照组 29例,均来自我院2005.11~2006.4月来我院体检者。所有人均排除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男17例,女12例;年龄21~73岁,平均48.3岁。
1.2 主要试剂与方法
1.2.1 尿Cr的检测试剂由烟台澳斯邦公司提供;
Fn检测采用BIO RAD 680全自动酶标仪测定;
尿Cr的检测采用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试剂盒由DR Lab California(USA)提供。
1.2.2 Fn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ELISA)。
1.3 结果测定
1.3.1 尿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嘱留尿样者前一天晚上10时后禁水,留取第一次晨尿。分为两份,一份送检验科检测尿Cr,另一份则在离心机3000r/min离心后,收集上清夜,置于干净的试管,封盖,于-80℃保存。
1.3.2 实验步骤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标本检测。
1.3.3 尿Fn含量,单位为μg/L;Fn/Cr比值,单位为mg/mol。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在不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各实验组尿Fn含量、Fn/Cr比值比较
膀胱癌组尿Fn含量、尿Fn/Cr比值明显高于其他泌尿系疾病组(P<0.01,P<0.05)和对照组(P<0.01)。表明正常组和其他泌尿系疾病组尿Fn含量和Fn/Cr与肿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组和对照组尿Fn含量、尿Fn/Cr比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三组检测结果的比较注:**与对照比P<0.01;△与其它泌尿系疾病组相比P<0.05;△△与其它泌尿系疾病组相比P<0.01
2.2 不同病理分期膀胱癌患者尿Fn和Fn/Cr含量的比较
T3-4 期组患者尿Fn、Fn/Cr明显高于Ta-1期患者(P均<0.01)和T2期组患者(P均<0.05),T2期组患者尿Fn、Fn/Cr明显高于Ta-1期组患者(P均<0.05)。表明随着肿瘤浸润程度的加深,尿Fn和尿Fn/Cr含量明显升高。Fn/Cr对检测膀胱癌不同分期的敏感性也明显提高,见表2及图1。表2 膀胱肿瘤不同分期检测数值的比注:*与Ta-1相比P<0.05;**与Ta-1相比P<0.01;△与T2相比P<0.05
G3组患者尿Fn、Fn/Cr明显高于G1组患者(P均<0.01)和G2组患者(P均<0.05),G2组患者尿Fn、Fn/Cr明显高于G1组患者(P<0.01,P<0.01)。
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尿Fn含量和尿Fn/Cr明显升高。Fn/Cr对检测膀胱癌不同分级的敏感性也明显提高,见表3及图2。表3 膀胱肿瘤不同分级检测数值的比较注:**与G1相比P<0.01;△与G2相比P<0.05
本组实验结果数据与目前多种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膀胱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基本相似,其敏感性仍不是很高,见表4。表4 Fn/Cr与其它生物学指标对膀胱癌总敏感性和总特异性及分级敏感性比较(%)
检测方法总敏感性总特异性G1级敏感性G2级敏感性G3级敏感性Fn/Cr81.879.429.47592.9NMP2247~10060~7025~8645~9750~100BTA54~8372~953~5636~5863~100HAHAase86~9284~92869693Survivin64~10075~1006590100Cytology20~4090~1006~4436~6167~100
3 讨论
Fn是一组结构上类似、免疫原性相同的大分子非胶原糖蛋白,由两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