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对大鼠脑微循环及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2 结果

  2.1 正常及损伤后脑微循环系统 应用EGPO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大鼠脑微血管呈棕黑色,血管走行自然,无扩张,破裂及迂曲现象;血管管壁平滑,管径清晰,大小变化自然,管腔内染色深。脑损伤组伤后30min,伤区及其下方可见大面积出血灶,伤区内无血管染色;伤区周围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且有较大面积的微无血管区。伤后2h,伤区周围微血管稀疏,染色浅淡,走行稍紊乱,存在微无血管区。伤后6h,伤区仍见大面积出血灶,伤区及出血灶内无血管染色,接近伤区的微血管断裂。伤后12h,染色微血管密度低、颜色淡,有迂曲、断裂现象,同一根血管的不同节段同时存在收缩和扩张改变。伤后24h,染色的微血管密度较低,颜色深浅不均,血管腔内同时存在深染和浅染的不同节段。伤后48h,伤区边缘大面积出血灶消失,伤区周围微血管稀疏。伤后72h,伤区边缘参差不齐,伤区下方微无血管区仍存在。伤后168h,伤区边缘有微血管形成,染色的微血管密度增加,走行较自然,颜色较深,但未恢复至正常状态。图象分析显示,伤后30min微血管面密度明显下降,伤后48h达到高峰。伤后30min微血管MOD明显下降,24h、48h回升、72h再次下降,至168h仍低于正常水平(见表1)。

  2.2 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电镜观察对照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及核糖体均清晰可见;毛细血管腔内膜光滑、连续、完整,层次清楚。脑损伤组伤后30min,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已有受损迹象,表现为线粒体轻度肿胀,内皮细胞内吞饮小泡增加,转运增强。伤后2h,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成球状,毛细血管内膜不完整,有微绒毛形成。伤后6h,毛细血管腔内有大量微绒毛形成。伤后12h,毛细血管管腔明显狭窄,内膜因内皮细胞水肿而成弧形或曲线状,基底膜变薄,部分结构紊乱。伤后24h,微血管内细胞肿胀明显,细胞核轻度固缩,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肿胀呈空泡状;毛细血管腔狭窄,血管内膜凸凹不平,有断裂。伤后48h,内皮细胞核仁缩小,呈长条状;毛细血管腔呈缝状。伤后72h,内皮细胞核呈均质状,毛细血管内膜屈曲不平、有断裂;毛细血管腔呈缝状,血管周围水肿严重。伤后168h,毛细血管腔狭小,内膜不光滑、形状不规则;基底膜基本形成,但结构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表1 脑损伤后脑微血管面密度和MOD的改变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脑损伤后30min,神经细胞核仁偏离中心,染色质边集;细胞器轻度肿胀,但轮廓尚正常。伤后2h,细胞核核膜增宽,有凸起,核仁边集,染色质散在;大部分线粒体肿胀、嵴变短;细胞内散在水肿,细胞周围明显水肿。伤后6h,线粒体肿胀呈气球状,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且存在的线粒体嵴排列紊乱。伤后12h,细胞核周围有小囊泡形成,核仁浓缩,电子密度不均匀,染色质减少;胞质内线粒体呈空泡状,粗面内质网肿胀呈椭圆形,核糖体、溶酶体减少。伤后24h,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核周有水肿带。伤后48h,核仁固缩,染色质流入基质内。伤后72h,核仁消失,胞质内可见多处散在高电子密度物质。伤后168h,整个细胞结构完全丧失。

  2.4 伤区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伤后2h脑组织含水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至48h达到最高峰。此后逐渐减退,至伤后168h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创伤性脑水肿是颅脑损伤后主要的继发性病理改变,而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脑缺血是引起脑水肿的主要环节[2,3]。许多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后有“超早期”脑缺血的发生[4,5]。以往研究脑损伤后脑微循环改变多采用灌注显色剂或铸型剂的方法以使微血管显色或铸型。由于灌注剂和灌注压的原因,灌注法不仅可能刺激血管,也可能造成微血管扩张使原本已经闭塞的微血管充填显色剂或铸型剂,甚至使微血管破裂,从而不能完全真实地反应血管形态的改变;同时,显色剂或铸型剂只能显示血管的形态而不能显示活体时的血液循环状态[6]。EGPO广泛存在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浆中[7],该酶性质稳定不易被固定剂破坏、不易变性。应用EGPO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脑组织微血管的基本原理为:EGPO与过氧化氢结合形成初级复合物,酶被还原,同时产生新生态氧使DAB氧化、聚合、环化,最后形成吲哚胺多聚体沉淀于血管腔内,将血管显示出来。脑组织血液量多,酶就丰富,反应沉积物就多,血管颜色就深。反之亦然。所以,根据血管数的多少和血管内容物染色颜色的深浅可以定量或半定量地判定活体时的血液循环[7],并可以避免因灌注对血管造成的人为改变,保持血管的自然状态和血管径的真实大小。

  本实验结果显示,脑损伤后30min即发生脑缺血改变,主要表现为伤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急性间歇型血卟啉病多次误诊1例
    腹部卒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