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本实验采用特异性的抗Fn2单克隆抗体行胆石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在胆石中也有阳性的网状结构分布,与PAS染色相似(见图2),提示丝网状的纤维蛋白与其他糖蛋白一起参与了胆石网状骨架的形成。随后,本实验应用纤溶酶对提取胆固醇后的胆石残渣进行消化,孵育24h后3类胆石均可检测到D.二聚体,进一步提示交联纤维蛋白参与了胆石的形成。
纤溶系统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管道当中,在血液系统与泌尿系统,纤溶系统通过对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以防止凝血块和尿路结石的形成来维持管道的通畅[10] 。本实验发现,纤溶系统同样存在于人体的胆囊当中,在非成石胆汁中有少量的D.二聚体存在,说明在非成石胆汁中曾有交联纤维蛋白产生,但通过正常生理纤溶系统的调节,并无交联纤维蛋白的大量累积和结石形成。而成石胆汁处于一种高凝的“血栓前状态”,有大量的交联纤维蛋白产生与累积。成石胆汁中高水平的D.二聚体正是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代偿性纤溶亢进的结果,但是纤溶系统最终无法完全降解成石胆汁和胆石中的交联纤维蛋白,从而导致胆石的形成和生长。
3.3.3 因子被激活并参与胆石网状结构的形成 因子是存在于血液、血小板和单核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也称纤维蛋白稳定因子,是机体正常止血机制所必需的一种凝血因子。活化的 因子(a)通过催化相邻纤维蛋白单体γ链及α链上的赖氨酸和谷氨酸 残基形成ε(γ谷氨酰)赖氨酸键,使纤维蛋白单体共价交联,形成抗纤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在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过程中如没有a作用,单体之间以非共价键形式互相连接,这种纤维蛋白很不稳定,可被5mol?L -1 的尿素溶解。本实验采用抗因子多克隆抗体(与因子a及b亚单位都可反应)行胆石切片SABC染色,发现也有阳性的网状结构分布(见图3),提示ХШ因子参与了胆石网状结构的形成。而另一组切片经尿素处理后再行Fn2SABC染色,其网状结构孔径的大小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见图4),提示 因子在成石胆汁中被激活,从而促进交联纤维蛋白的生成,与纤维蛋白一起参与胆石网状结构的形成。另外,a还能使α 2 .纤溶酶抑制物、纤维连接蛋白与纤维蛋白发生交联,而成石胆汁中恰恰含有大量的α 2 .纤溶酶抑制物[2] 与纤维连接蛋白。因此,在a作用下α 2 .纤溶酶抑制物、纤连蛋白与纤维蛋白可能也发生了交联,大大增强胆石的抗纤溶能力与稳固性,但这需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成石胆汁中大量的组织因子等凝血激活因素启动了外源性凝血激活途径,凝血酶原被激活,纤维蛋白大量产生。而成石胆汁中高水平的PAI.1、PAI.2、α 2 .纤溶酶抑制物和低水平的t.PA、u.PA抑制了纤溶活性,使纤溶活性并未相应增强,最终导致交联纤维蛋白的大量累积并参与胆石的形成与生长。但成石胆汁和胆石中的蛋白种类繁多,作用各一,纤维蛋白在胆石的形成中是否处于重要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SCOTT.COOMBES D M,WHAWELL S A,HAVRANEK E G,et al.Fibrinolysis and the biliary tree[J].Gut,1997,40:92.94.
[2]秦永林,芦慧霞,韩天权,等.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胆汁中凝血和纤溶状态的初步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5):378.381.
[3]唐兆贺,秦永林,叶生爱,等.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胆汁凝血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1(1):93.97.
[4]BRADFORD MM.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pro-tein.dye binding[J].Anal Biochem,1976,72:248.254.
[5]SATO Y,MUKAI K,WATANABE S,et al.The AMeX method.A simplified technique of tissue processing and paraffin embedding with improved preservation of antigens for immunostaining[J].Am J Pathol,1986,125:431.435.
[6]叶生爱,蒋静娟,秦永林,等.火棉胶增强技术在胆固醇结 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J Southeast Univ(Med S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