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CR7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神经浸润的病理学检查
CCR7阳性表达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或)细胞质,呈淡黄色至棕黄色(图1)。45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32例,阳性率为71.1%;正常胆管组织中有2例表达弱阳性,阳性率为10.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癌组织中有7例肿瘤未侵犯胆管壁,未发生神经浸润,其余38例均有神经浸润表现(图2),其中30例CCR7呈阳性表达。
2.2 CCR7的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CCR7的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有关(P<0.05,表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见表1)。
3 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和区域性癌变的特点,根治性切除率低,复发率高,主要沿胆管壁血管、神经、淋巴结局部转移,很少发生远处转移[5]。肝门部胆管癌多为腺癌,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30%~60%[6],2009年Yonemori等[7]研究证实淋巴结微转移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独立性因素”。国内外研究认为神经浸润可能是肿瘤切除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原因[8-9]。肿瘤神经浸润是一相对“ 独立的事件”,不是经过血管、淋巴管途径,而是肿瘤侵犯胆管壁全层后直接蔓延的结果。
肿瘤细胞的组织趋向性表现为肿瘤细胞迁徙至首选器官或组织,可能是由转移前微龛(premetastatia niche)所分泌的化学引诱物形成浓度梯度介导的[10]。CCR7是1998年由Yashida等[1]在EB病毒感染的B细胞中发现的,是趋化因子SLC的高亲合力受体。含378个氨基酸残基,基因定位于17q12~21.2。主要在幼稚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面,在记忆T细胞、NK细胞和NK T细胞也有表达。CCR7是使肿瘤细胞产生组织趋向性的一种重要引诱物。以往研究发现CCR7在乳腺癌细胞、胃癌转移淋巴结和受累的淋巴管中呈高表达状态[2],Arigami等[3]发现胃癌组织中CCR7和CXCR4的表达可作为预测淋巴微转移的工具。
本研究中发现CCR7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为71.1%,而在正常胆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CCR7的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有关(P<0.05)。提示CCR7可能通过淋巴转移、神经浸润途径诱导肝门部胆管癌的浸润和转移。因此,临床可以通过对CCR7表达的检测来预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神经浸润程度,这对于术中确定肿瘤切除范围、术后病情分析、预后评估和选择术后个体化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关于CCR7通过淋巴转移、神经浸润诱导肝门部胆管癌转移和复发的具体机制,还需要通过细胞水平、动物实验进一步研究证实。沉默CCR7技术将来可能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转移早期的干预,从而减缓肝门部胆管癌的转移、减少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复发。
【参考文献】
[1] Yoshida R, Nagira M, Kitaura M, et al. 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 is a functional ligand for the CC chemokine recep tor CCR7[J]. J Biol Chem, 1998,273(12):7118-7122.
[2] Muller A, Homey B, Soto H, et al. Involvement of chemokine receptors in breast cancermetastasis[J]. Nature, 2001,410(6824):50-56.
[3] Arigami T, Natsugoe S, Uenosono Y, et al. CCR7 and CXCR4 expression predicts lymph node status including micro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J]. Int J Oncol, 2009,35(1):19-24.
[4] Andre F, Cabioglu N, Assi H, et al.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receptors pr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