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HP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初步体会 |
|
y words:ALHP;aged;femoral trochanteric;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
随着人口老龄化,因骨质疏松而导致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多数患者合并内科疾病[1],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已得到临床公认,但因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特点和内固定的不完善,术后失败率较高[2]。探索针对老年骨质特点的新型内固定系统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2006年以来我们自主设计解剖型锁定钩板(anatomical type locked hookplate,ALHP)内固定系统,经上海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力学试验后应用于临床,随访结果优于现行各种内固定系统,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1 例,年龄62~95 岁,平均82 岁;男15 例,女16 例;左侧14 例,右侧17 例;摔倒致伤26 例,车祸致伤5 例;按Evan′s分型,Ⅱ型4 例,Ⅲ型16 例,Ⅳ型11 例;合并粗隆下骨折3 例,高血压病10 例,冠心病2 例,脑梗塞偏瘫6 例,慢性支气管炎5 例,Ⅱ型糖尿病2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 例,左侧胫骨骨髓炎1 例;全部行X线检查。
1.2 ALHP内固定系统 ALHP结构包括钩板、拉力螺钉、压定螺钉、锁定螺钉、加压螺钉。钩板主体为钩板体和粗隆钩,粗隆钩设有2个,以解剖形态钩抱股骨大粗隆粉碎的骨折块,压定螺钉可防止拉力螺钉松动退出。拉力螺钉为3枚空心螺钉,远端设置外螺纹,具有自攻功能。组合螺钉孔设有3~5个(见图1,2)。ALHP以拉力螺钉固定螺钉钩板形成立体柜架结构,加上锁定系统,坚强有力地构成了三维立体内固定系统。经上海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应用WE—10A万能材料试验机对8具国人新鲜股骨标本进行ALHP和DHS固定后的生物力学对比测试分析,在载荷—应变、载荷—位移、强度和刚度、扭转力学性能及极限载能等方面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物力学试验结果证明ALHP在抗张、抗压、抗弯、抗剪切方面明显优于DHS。
1.3 手术方法 严格制订手术操作规范,依据术前评估计划,所有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片检查(正、轴位),明确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入院后常规骨牵引3~8 d,平均4 d。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于手术牵引床,C型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并维持牵引。常规消毒铺无菌单,解剖型股骨粗隆锁定钩板内固定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 ALPH内固定系统侧位及正规观取患侧髋关节外侧直切口,以股骨大粗隆下缘5 cm为中心,分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髂胫束。上缘显露股骨大粗隆,后缘可触及梨状窝,股骨大粗隆下缘钝性分开股外侧肌显露股骨上段外缘。置入ALHP(见图3~6),上缘钩置于股骨大粗隆上缘,后缘钩置于梨状窝,钻入导针观察其与股骨颈轴线是否合适,C型臂X线机透视导针正轴位满意后,远端加压螺钉孔先行钻孔拧入加压螺钉以使双钩下拉骨折断端嵌紧。顺导针依次扩孔拧入拉力螺钉并分别固定压定螺钉(见图7~9)。远端螺钉孔分别钻孔拧入锁定螺钉和固定螺钉。冲洗伤口,置硅球负压引流管1根,分层缝合切口。术后无须辅助外固定。2 d后被动活动患肢,1周后不负重主动功能锻炼,2周后扶拐不完全负重功能锻炼。
2 结 果
全部病例得到临床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年,平均1.5年。Sanders功能评分,优25 例,良5 例,差1 例,失败0 例。无髋内翻及内固定断裂发生,优良率96.8%。
3 讨 论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血管、神经、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保守治疗因需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发生危及生命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DCS与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下一个医学论文: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损伤机制和手术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