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镜下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 |
|
ing compressed steel plate
伴随着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由工伤、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创伤,尤其是膝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明显增多。膝关节周围骨折,尤其是复杂性骨折,多伴有关节软骨、韧带及半月板等的损伤,同时膝关节周围骨折大多是直接暴力所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是创伤骨科的一个难点[1]。我科于2006年8月以来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加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8 例,临床观察及随诊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 例,男11 例,女7 例;年龄32~83 岁,平均63.3 岁。致伤原因:车祸5 例,高处跌落4 例,自行摔伤7 例,其他2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胫骨平台骨折16 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骨折7 例,Ⅱ型骨折4 例,Ⅲ型骨折5 例,股骨远端骨折2 例,均为股骨髁上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4 h,最长10 d,平均5.8 d。
1.2 内固定材料 本组18 例,其中8 例采用微创稳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与传统加压钢板相比,主要设计改进是螺旋帽和钢板孔都带有螺纹,是本内固定系统的典型设计。10 例采用国产重建锁定钢板,其设计特点也是螺旋帽和钢板孔都带有螺纹。
1.3 手术方法 术中根据病情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在骨科手术床上。先冲洗关节内血块及细小骨折碎屑,然后进行关节内检查,判定关节内结构损伤情况。本组病例中2 例伴有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有6 例伴有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用丝线捆绑后,经隧道固定在胫骨结节内侧;损伤半月板根据情况行部分或次全切除。进一步清理关节,然后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骨折复位,使用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minimal invasive plate osteosytheses,MIPO)将锁定钢板插入并安置固定,必要时植骨。经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骨折复位固定满意,认真止血及分层缝合切口。
1.3.1 Schatzker Ⅰ型骨折 麻醉完成后,常规消毒,铺巾,驱血后上止血带,常规膝前内侧和前外侧人路进人关节镜和器械,关节内灌注液不用水泵而靠重力注人,以减少灌注液外渗而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检查膝关节内软骨、韧带结构及半月板损伤情况,先行处理好。冲洗血凝块和关节内碎屑后进一步检查骨折处移位情况,是否有半月板嵌人。如镜下发现关节面不能通过手法复位,可于胫骨结节外侧2 cm处作5 cm切口,将骨膜剥离器插入骨折间隙向外撬拨,解除骨折块之间的嵌压或使嵌入的半月板从骨折块之间脱出,内翻膝关节以复位骨折块。抽出骨膜剥离器,由外向内平行关节面打入2~3枚克氏针临时固定,经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骨折复位满意,由胫骨结节外侧切口处使用MIPO技术将锁定加压钢板插入并安置固定,再次经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骨折复位与固定满意,拔出临时固定克氏针。
1.3.2 Schatzker Ⅱ型骨折 关节镜下关节内检查及损伤结构的处理方法同上。另于胫骨结节外侧2 cm作5 cm切口,撬开骨折间隙,于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塌陷的关节内骨块并取自体骨或人工骨植于下方骨缺损处。再复位外侧骨块,平行关节面打入2~3枚克氏针临时固定。锁定加压钢板安置固定方法同前。若植骨块影响外侧骨块复位,则可先复位外侧骨块,以复位钳临时固定,另开骨窗以植骨,然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改良小切口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桡骨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