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
|
prove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rate of graft bone fusion was 100%.All patients′ kyphotic deformity was corrected and some restored normally.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delayed graft or implants fusion and graft subsidence occurred.Conclusion Segmental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is a recommendable technique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Key words: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segmental decompression;bone graft;fusion
多节段颈椎病是指在影像学上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颈椎节段存在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骨赘及椎间盘变性、突出等多种病理改变,造成对颈脊髓硬膜囊前方多个平面的压迫,并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类颈椎病[1],以脊髓型及混合型多见。目前,手术是治疗这类颈椎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总结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40 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0 例,其中男27 例,女13 例;年龄48~76 岁,平均为58.2 岁,病史2~10年不等。其中病变节段于C3~4、C4~5、C5~6者19 例,C4~5、C5~6及C6~7者16 例,C3~4、C4~5、C5~6及C6~7者5 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6 例,混合型14 例。病例选择的标准:a)临床上诊断为脊髓型及混合型颈椎病,3个以上的节段不同程度受累,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麻木,双手握力弱,双下肢活动欠灵活,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跟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征阳性及神经根的症状与体征。b)MRI示:颈椎多个节段椎间盘变性突出,C3~7脊髓多节段明显受压,脊髓横断面呈新月状,前方有压迹并可见黄韧带增生肥厚褶皱内陷、后纵韧带肥厚等。c)CT示:有后纵韧带的部分骨化并伴椎管狭窄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1.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及影像学改变,全部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主要手术方法有两种:a)单个椎体次全切除加多节段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主要针对某一椎体后缘压迫广泛者。其中行C4椎体次全切除加C5~6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者11 例;行C5椎体次全切除加C6~7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者6 例;行C4椎体次全切除加C5~6、C6~7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者1 例;行C5椎体次全切除加C3~4及C6~7椎间盘节段减压钛网异体骨植骨前路钢板固定者3 例。b)多节段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加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主要针对椎间隙水平压迫,椎体后缘无明显压迫者。行C3~4、C4~5、C5~6或C4~5、C5~6、C6~7或C3~4、C4~5、C5~6、C6~7等多节段椎间盘摘除加扩大减压植骨融合者共19 例。
手术过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患者取仰卧位,双肩略垫高,颈部自然仰伸。取右侧颈部胸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腰椎间盘退变与炎症介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