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腿筋膜蒂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
|
,1998年戴善和等[4]报告皮瓣最大切取面积不宜超过12 cm×17 cm。本组皮瓣最大切取面积为28 cm×13 cm。修复整个足底及部分足背,术后皮瓣血运良好。
足跟和踝部皮下组织少,弹性差,其容量有限,不能通过4~5 cm宽的筋膜蒂,为保证皮瓣蒂部宽松不影响血液循环,在做皮瓣蒂部皮肤切口时保留1~2 cm宽的皮桥,在真皮下向两侧各游离1~2 cm,保证皮瓣蒂宽4~5 cm。转移皮瓣开放蒂部隧道并向两侧稍游离,皮瓣蒂部创面可以直接缝合,不需游离植皮。
大部分文献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旋转点在外踝上5~7 cm。我们在临床解剖中发现腓动脉穿支有2~3支,最低起点在外踝尖上2~3 cm。本组有3 例因修复前足,皮瓣的最低旋转点在外踝后上方3~4 cm。我们认为,该皮瓣蒂部旋转点的选择不低于外踝后上方3~4 cm,切取该皮瓣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杨文彬,杨珂.腓肠神经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28(4):341342.
[2]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76677.
[3]王肃生,梁刚、张志华,等.大面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1):1415.
[4]戴善和,潘明德.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8,14(4):25525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预防先髋术后股骨头坏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