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骨骨折的治疗体会及疗效分析 |
|
要的生物力学功能。一旦破坏,对足的功能影响较大,因此骨折后要求正确地复位,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创伤性踝关节骨关节炎或距骨缺血性坏死。另外,距骨表面无肌腱,肌肉直接附着,其血运主要是通过关节囊及骨膜以及三角韧带进入距骨。而三角韧带内的三角支动脉被公认为是距骨最重要的供血动脉[3],所以手术中绝不要触动损伤三角韧带。
3.2 手术时机及入路的选择 距骨骨折常因局部张力较高而产生张力性水疱导致延期手术治疗造成疗效不佳。笔者认为:伤后需手术者应尽早(6~8 h内)手术切开复位,对有明显手术禁忌证者除外,本组病例均急诊手术,及时解除因骨块对血管神经及皮肤的压迫,及时修复关节囊及周围组织,有利于距骨血供的恢复。
距骨颈部骨折根据CT扫描结果主要骨折块的位置决定行内侧或外侧入路,不需常规行内或外踝截骨,距骨体部骨折入路有三:a)前内侧入路从胫前胫后肌腱间隙进入,向近端作内踝截骨,保护好三角韧带,截骨同时应注意截骨块不宜过小;b)前外侧入路:沿外踝前方和趾总伸肌腱外侧行走,此入路可较好地显露距骨体滑车顶部及外侧突大部,但当需要更好地暴露外侧突和后距下关节面的前部时选择从外踝尖斜向距骨颈的Ollier入路更为清楚;c)外踝后方入路,经拇长屈肌和腓骨肌腱之间的后外侧入路较少用。
复杂的距骨体部骨折,因术野狭小,骨折粉碎移位严重时需行内外侧联合入路显露固定骨折块,同时可以保护重要的供血组织以尽可能的保留距骨血运。另外术中C臂也是必要的,它可以了解螺钉打入的位置、方向及长度。总之,只有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恰当的手术入路,提高复位质量,才能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3.3 内固定物的选择 本组多数患者(8 例)选择空心钛钉固定,其优点在于:a)钛钉生物相容性好,术后可利用MRI尽早发现缺血性坏死;b)空心钛钉定位准确,对血运及骨质损伤较小;c)无须取钉而减少二次损伤。而克氏针却无加压作用,可吸收螺钉存在容易拧断、加压作用较弱等弊端。在使用空心钉由后外向前内经皮固定距骨体冠状面骨折时应使空心钉钉头进入距骨体的上半部分,否则螺钉会穿过跗骨窦或跗骨管的顶部而损伤跗骨管动脉[4]。
距骨骨折的坏死率为20%~70%,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创伤性关节炎,对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可行关节融合或踝关节置换手术等,但恰当的手术时机及合理的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合适的功能锻炼应能尽量减少距骨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Canale ST.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卢世璧译.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18941897.〖1〗 [2]王岩,王满宜,龚晓峰,等.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的诊治[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5):418421.〖1〗 [3]Higgins TF,Baumga ertner MR.Diagnosis and trent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talus: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Foot Ankle Int.1999,20(9):595605.〖1〗 [4]Kitaoka HB,Alexander Lj,Adelaar RS,et al.Clinical rating systems for the anklehind foot,hallux,and lesser toes[J].Foot Ankle Int,1994,15(7):34935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局部应用GDNF对运动神经的保护作用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体会
|
|
|
|
|
|
|